作伙學:課程學習成果作品呈現建議初稿發表會新聞稿

作伙學:課程學習成果作品呈現建議初稿發表會新聞稿

2021-03-30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

「作伙學: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

課程學習成果作品呈現建議初稿發表會

新聞稿

 

  由教育部高教司委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承辦之「作伙學: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畫」,於110年1月至2月舉辦五場次「課程學習成果作品實例焦點座談」,邀請各科別高中教師共32位及不同科系大學教授共20位,針對課程學習成果實際已產出之作品進行討論,並對作品呈現形式提出建議。作伙學團隊將於03月30日(二)舉辦課程學習成果呈現建議初稿發表會,由計畫主持人林國明教授主持,說明焦點團體所整理出的成果,現場同時由高教司、國教署、招聯會、高中端及大學端代表就計畫所提出的建議進行交流及回饋。

 

  111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將採用學習歷程檔案,而學習歷程檔案中的「課程學習成果」是新制中一項重要變革。為瞭解高中現場實行情況,並凝聚高中端和大學端對於「課程學習成果」該如何呈現、如何審查的共識,臺大社會系「作伙學團隊」曾於2020年舉辦五十場審議會議,蒐集大學教授、高中教師、家長和學生的意見,超過九成的與會者認為大學在審查「課程學習成果」時,應該秉持「過程比結果更重要,或一樣重要」,以及「核心素養能力比學科知識更共要,或一樣重要」兩大原則。招聯會也將這部份的意見納入大學審查學習歷程檔案將採「三重二不」的建議原則。

 

  可是學生的作品該如何具體呈現重視「過程」與「核心素養能力」的原則,高中端仍缺乏明確的建議指引,因此,在五十場審議會議中,許多與會者建議教育部未來能透過實例作品,提供課程學習成果的準備建議,並創造大學端與高中端溝通與對話的機會,一起討論如何做出更好的課程設計。為了回應這樣的要求,臺大社會系作伙學團隊乃於2021年初舉辦五場焦點座談,邀請大學教授和高中老師一起來討論作品實例,對學生作品的呈現形式提出建議。

 

  依據與會的32位高中老師所提供之作品實例,大致可將課程學習成果分為六種類型:學習單、實作作品、實驗及活動紀錄、主題式專題報告、小論文專題研究及綜整性學習紀錄。而在學生在準備課程學習成果時,與會者建議可從下列面向著手:

 

一、優先呈現作品摘要:

  無論上傳作品形式為何,建議可在作品前放一至兩頁作品摘要。摘要的呈現,應著重課程學習的重點,如課程目的、學習收穫以及個人省思,並刪減不重要的訊息;也可以說明完成作品的動機,以及在學習過程中是否遇到困難,並進一步說明個人在團體中的貢獻。這樣的呈現方式,有助於大學審查能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思考歷程及轉變,以及有什麼樣的成長與收穫,更能迅速發現學生的特質與能力。

 

二、保留作品呈現的完整性:

  課程學習成果應有脈絡性,完整呈現學生探索學習的歷程,包含動機、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解決方法、得到的收穫或啟發等。若是自然科作品,建議可呈現實驗步驟(文字或圖示)。並可加入文獻資料佐證,完整列出引用資料的來源,強調資料的真實性及完整性,讓作品更加豐富、有厚度且有公信力。這樣的呈現方式,就算成果不好也沒有關係,能清楚交代學習的歷程軌跡,大學校系仍可以知道這是學生努力的成果,從中得知學生背後的思考邏輯、發掘學生的潛力。

 

三、具體呈現學科知識與核心素養能力

      學生在寫學習收穫或心得時,不論想呈現的是學科知識或素養性能力,應該都要具體說明、適當舉例,避免只描述「心情」,否則對教授來說還是太過空泛。舉例來說,若學生只在內文寫了「這門課我學到了團隊合作與邏輯推理」這一句話,教授是沒辦法從中看出學生能力的,應再進一步說明學習團隊合作的過程,例如原本團隊成員間合作有什麼問題、經過了如何調整、溝通的過程,使得團隊能夠順利運作完成任務,藉此闡述合作過程中自己的學習。透過這樣子具體的說明,才會讓資料有說服力。

 

四、強調個人獨特性、真實性:

  教授們期待能夠從作品中看出個別學生的差異而非千篇一律的內容。原則上可以透過展現個人學習熱忱、解決問題的能力、邏輯思考、溝通表達、創意等素養性的能力,凸顯與其他學生的差別。除了彰顯個人獨特能力之外,能夠與個人興趣連結,從個人經驗出發的內容,也都能讓教授眼睛一亮,這類作品對於大學教授來說也有較高的真實性。此外,也有大學教授認為,呈現作品時,若能將此課程所學之知識與生活情境連結,或能展現在地特色,皆能令人印象深刻,在作品的呈現上,也更加多元豐富。

 

  作伙學團隊110年度預計將繼續舉辦五十場的審議會議,邀請大學教授、高中老師、學生和家長參加,針對課程學習成果的作品的實例,進行討論,蒐集高中現場與大學端之建議,讓高中端瞭解大學端對作品的期待,也讓大學端實際看到學生多元的作品類型,而為111年的審查預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