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摘審議EP02|提早探索找方向 落實學檔不迷惘

聊摘審議EP02|提早探索找方向 落實學檔不迷惘

2020-12-21

  在我們所舉辦的50場審議場次當中,總計有35場的參與者提出學生無法定向的焦慮,並指出學生在高中階段通常尚未確定興趣所在,對於未來可能就讀之科系缺乏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學生難精準地按照特定學群、科系釋出的學習準備方向,進行深入且完善的事前準備。根據初步問卷統計資料,本團隊發現五十場審議會議當中,有將近一半(47.9%)的學生,擔心自己花三年時間累積的多元表現成果,不是大學校系想要看的。這說明了對於第一線的學生而言,害怕耗費大量心力投入特定領域的準備,最後卻因興趣轉變、能力不足等因素改變申請科系,無法提出大學教授青睞的課程學習成果、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果或活動記錄,將會讓學生面臨無所適從,不知道該從何著手的窘境。

如何破解多元探索的「三不足」困境

  在審議活動中,家長、教師、學生三個身分別的參與者,多認為高中端目前在協助學生定向時,有諸多待改進之處,我們初步歸類為三大類:「時機不對」、「方法不夠」、「資源不足」,並從這50場的審議成果之中,整理出各自可能的解決方案,供大眾參考與反思。

一、時機不對:又還沒定向,怎麼擬定自主學習計畫?

  在新課綱規劃中,自主學習計畫的精神,主要是想要鼓勵學生依照自身需求,有規劃地一步一腳印探索並延伸生涯志趣。在招聯會第一波公告各系所建議準備方向中,也有將近85%的校系欲參考學生的自主學習計畫成果。面對這些改變,高中端也紛紛開始重新規劃彈性學習時間,試圖協助學生撰寫好的自主學習計畫書。然而,參與者普遍指出,多數學生在高一階段尚未定向,選擇自主學習主題時會毫無章法、不知所措。

  我們在審議的討論過程中發現,不同學校的彈性學習時間規劃異質性極高,有些學校規定高一上就必須撰寫自主學習計畫書;但有些學校則認為,高一學生多還在探索階段,因此選擇開設類似多元選修的「微課程」,以6-8週為一個課程單位,鼓勵學生在課程中尋覓興趣,高二時再依據自身性向撰寫自主學習計畫。彙整50場的審議結果後,參與者的意見凝聚出了初步的共識:由於剛入學的高一生普遍尚未定向、且缺乏自主學習的相關經驗,所以比較適合先做興趣探索,例如進行微課程探索與培力。自主學習計畫書應延後至高一下或高二,如此才能減緩學生無所適從的焦慮感。

  此外,桃園、台東、高雄等多個場次的參與者則進一步建議,未來每所高中在國中升高中的暑假,或是高一入學的前幾週,還可以辦理不同類群的職業分享講座、協助孩子定向探索的家長說明會,或是開設生涯探索的銜接課程,教導學生以適切的觀念與方法,尋找心之所向,而不是直接把學生丟入探索的迷茫大水缸中,任其載浮載沉。

二、方法不夠:「我也想定向,但不知道該從何做起呀!」

  審議現場中有許多學生都表示,當他們想要開始多方探索,卻發現生活中能利用的時間少之又少,一方面要應付學業,另一方面又要大海撈針式地從眾多領域中聚焦興趣科系。所以要怎麼在有限的時間內,來找尋自己的生涯志趣呢?

  根據五十場的審議討論結果,我們建議可以先讓學生在國中升高中的暑假參與營隊、線上學習或接觸不同類別的資訊與課程。學生入學後,可盡量在多元選修課程與彈性學習時間的微課程中探索自我,倘若發現對所選課程並無興趣,也有助於自身逐漸聚焦到自己真正有興趣的領域上。不過,最重要的仍是要學生回首去問自己,到底喜歡與有興趣的領域到底是什麼?

  在南投的審議場次中,有老師建議現場其他老師夥伴們,可以觀察同學平時寫的週記,因為那些內容就是學生真正有興趣的題目與方向。儘管學生關心的議題通常與流行事物、國內外明星有關,老師仍然可以試著介入與引導,來幫助同學從平時的小興趣,轉為一個能夠值得深入探討的一個方向。

  高雄場次的老師們,則鼓勵學生平時就可以透過筆記本或社群媒體,來記錄自己有興趣或有想法的片刻,並從中認識到自己未來可能會有興趣繼續發展的學習方向:

學生可以準備一本筆記本,或者是用IG、FB,個人的社群軟體的媒介也可以。就讓他定期去發表、去寫作、去記錄,這個禮拜或是這個月之內,他上哪門課、他參加的社團活動、看了哪個畫展,又是跟學長姊討論或讀哪一本書。只要遇到他有興趣的事情,或覺得特別的事情,都可以用某種形式記錄下來,不用說很有學習價值,不用說一定要很深刻的意義,只要他覺得他有興趣,會讓他停下來多思考兩秒的那種東西都好。

三、資源不足:探索資源哪裡找?

  上文提到,學校要求學生撰寫自主學習計畫書前,理應安排一些先修課程,這意味著縱使是「自主」,也需要教導自主學習的方法。同理,探索興趣雖然看似是學生自身的生命課題,但還是需要家長、老師、學生三方共築生涯探索網,提升未定向學生自我探索的能力。但究竟外界該如何提供探索資源?學生又該怎麼利用這些資源,讓事情事半功倍呢?

  新北場的學生以自身經驗出發,給了所有尚在探索性向的朋友們一個實用的建議:他建議學生先透過高中性向測驗,認識自身可能投入之興趣類組,再閱讀一些科系介紹的雜誌,或是上網搜尋collegoIOH 開放個人經驗平台,初步認識有興趣之科系,若是想要知道勞動市場相關資訊,還可以上求職網看看科系對應產業。其他場次的參與者進一步補充,當學生找到大方向後,可以再選擇有興趣或專長的主題,著手深入研究探討相關議題或實作經驗,請教校內相同領域的師資或同學相互討論,逐漸聚焦定向。

  所以總而來說,新課綱並不只是開放一個時間讓學生自己在毫無方法與管道的情況下找出自己的方向,各個學校還需要主動提供更多資源和方法,讓學生有更多探索工具與不同面向的資訊來源可以利用、並且在探索定向的過程中,能夠慢慢更認識自己。

白費功夫?未定向學生的普遍焦慮:準備內容無法對應申請科系

  新課綱推出的學習歷程檔案,雖然本意是想要鼓勵學生從高一開始,就要穩健地準備課程學習成果與多元表現,不要拖延到高三才臨時抱佛腳。但是,高中老師、家長與學生比過去還要更擔心,學生在高一、高二準備的資料內容,最後無法很好地對應到高三申請特定科系時的要求。

  面對這些焦慮,不少教授在進入審議討論後,都分享自己目前的生涯志向,並不是一開始就很明確,有些教授甚至是到了念大學、研究所才決定。所以,他們也不會去要求一個高中生從高一開始就必須決定志向,更不會要求學習歷程檔案一定從頭到尾都要和申請的科系有密切關聯。反之,大學教授想看到的是,學生慢慢找到自己興趣的過程,與最初找到志向的動機──也就是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讓這位學生開始對特定的領域產生興趣;又或是遇到了什麼困難,而開始改變興趣。因此,學生可以利用未來高三申請校系時,所要繳交的學習歷程自述或綜整心得,來清楚描繪自己逐漸定向的生涯探索軌跡,與最終擇定科系的動機,向大學端說明自己的學習歷程檔案資料,和申請科系之間的關聯性。

  假若最後想要呈現給大學端的申請資料,和申請的科系仍無直接關聯,也不必過度焦慮。因為對於大學端來說,比起盡早定向,更重要的是學生選擇上傳的學習活動資料,究竟呈現了什麼核心素養能力?以及,這些能力與特質和你申請的校系有什麼關連?參與作伙學討論共172位來自不同學群的教授當中,有22.4%的教授表示特別重視一般性能力與態度,61.2%的教授則認為,一般性能力與態度和學科知識是同等重要的。也就是說,超過8成的與會教授非常重視學生的一般性能力,包括找證據驗證假設的「實證能力」、在實作過程中修正方向的「問題解決能力」、帶領組員完成專案的「團隊合作能力」等等,除此之外,教授們在分享審查原則時,也一再提到大學端想要看到的是學生的「學習熱忱」,所以上述這些能夠跨越科系界線的一般性能力與特質,皆可相當程度展現未定向學生的亮點。

  最後,招聯會日前公布「三重二不」的審查原則,其中兩項原則分別是「重視基本素養所展現的核心能力」與「不是學系所列每個項次都要具備,大學重視多面向的參採」,這兩項原則也呼應了參與作伙學審議的教授們普遍對學習歷程檔案的期待和看法。所以儘管是高一還沒有定向、或是後來高三改變志向的學生,學習歷程檔案都不會只是作白工,只要能夠展現學習熱忱、解決問題、邏輯推理和批判思考等一般性素養性的能力,都符合未來大學端普遍會想要參採的重要指標。

理想與改進方向:消弭斷裂,從小落實生涯探索

  在新課綱中,「定向」似乎成為了一個新的學習關鍵字,但過去的傳統聯考制度,當學生最後準備要排序自己的分發校系順序時,卻同樣也有定向的問題。實際上,定向本來就是一個人在申請大學時,必然要面對的一個重要課題。新課綱的學習歷程檔案制度,選擇把定向的焦慮與問題,往前均分到三年六個學期的準備中,鼓勵學生進行探索,並幫助他們最後申請大學時能有更好的方向與資料。不過,台北、屏東、高雄等多個場次的審議共識中,還進一步向政府大力呼籲:新課綱的生涯探索還是不應該集中在高中階段,國中小教育就應該階段性協助學生尋找興趣所在,藉由提前規劃簡單的實作、探索課程,避免學生在毫無方向的狀況下,一上高中就須擬定個人自主學習計畫,或是產出對應科系的課程成果報告。

  而透過這五十場審議,我們發現高中端的定向焦慮主要分成「時機不對」、「方法不夠」與「資源不足」等面向,因此也建議未來不論是教育部及相關局處,還是高中各校,都可以提供更多協助定向的課程、方法與探索資源,來幫助學生在高中階段能找到自己有興趣的領域與未來的學習方向。若能確實提供高中生定向的基礎與資源,也才能讓每位學生定向的憂愁,最後在確定進入到自己喜歡的大學校系時,能回頭發覺到探索與定向其實是一個值得和美麗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