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苗栗場 上、下午海報分享整理
0821 苗栗場 上、下午海報分享整理
0821苗栗場
上午場海報彙整
第1桌(老師) |
||
問題 |
解方 |
|
系 統 端 |
1.系統上傳容量仍然不夠,難以呈現影片或其他數位格式的檔案 |
系統端增加容量 大學端接受更多元格式的(數位)檔案 |
高 中 端 |
1.後續認證延宕到老師學期外的時間 |
高中端將學習歷程的製作進度納入課程安排,以專案管理的形式監督進度,倘若前面都有做確實,可以節省認證的時間 |
2.學習歷程製作進度與課程進度有所衝突 |
高中端在課程設計就回扣素養,並在課程開始前先進行預告性的說明與引導(例如:這個主題結合什麼素養或做法發展會很不錯),讓學生有能夠更好的延伸 |
|
大 學 端 |
1.沒有提供統一明確的標準,不確定高中老師的標準是否與大學教授的觀點一致 |
建置完整的交流平台,促進大學端與高中端的交流(ex.優良作品、實際做法的交流、教授要求的說明...等) |
學 生 端 |
1.學生不了解學習歷程
|
|
2.學生的數位技能與排版能力不足 |
|
|
3.如何引導鼓勵學生主動完成學習歷程檔案 |
生涯規劃需要提前教學,在高一就讓學生先思考自己的未來 |
第2桌(學生) |
|
問題 |
解方 |
系統端 上傳後無法修改,導致製作當下追求完美、負擔很大 |
系統端 |
學生端 製作作品的時程很趕,一些老師會硬性要求上傳作品 |
學生端 學生可自行評估要上傳哪些,例如:與未來科系志向相關/完成度較高的作品 |
學生端
|
學生端
|
學生端 覺得很難將學習收穫與未來科系連結 |
學生端 可運用招聯會發布的「18項特質」,重點呈現素養性能力與未來學習的關聯,這個能力的呈現適用在各個科系(不用擔心還不知道自己未來申請科系而無法做連結) |
高中端 儘管「自主學習」原意是鼓勵學生自行規劃學習,但仍出現老師不支持、干涉的狀況 |
高中端 |
大學端 大學端會重視沒得獎的小論文嗎? |
大學端 沒有得獎或是失敗的作品仍舊能上傳,強調從失敗中獲得的教訓和學習,反而可以成為亮點 |
大學端 想申請的科系多半只看自然探究成果,那其他領域的作品仍要上傳嗎? 教授會重視嗎? |
大學端 重視多元能力,不一定只能上傳與想念的科系有明確學科對應的作品 |
第3桌(學生) |
|
問題 |
解方 |
高中端
|
|
系統端
|
|
其他
|
|
|
(海報製作漏掉,報告人有提,故補上。) |
下午場海報彙整
第1桌 |
|
理想的作品形式、做法與要點 |
|
本桌作品呈現類型:課程活動成果、小論文、實作作品、綜整性學習紀錄、學習單、簡報、影片、繪本 (一)理想的大方向掌握 過程呈現原則:要看得出學習軌跡! 具體作法:透過「後製」(說明 美化)連結各種不同類型作品 (例如:1. 影片製作後、繪本編制後...等,包裹成簡報做成果分享 2.原始的作品再加入文字、圖片、照片...等豐富完整呈現反思心得與總結)
(二)不同類型作品呈現不同素養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 - 1. 小論文透過文獻與資料蒐集,學會分析解讀資料的能力展現 2. 多元形式作品(如:影片、繪本)製作編輯過程的方法探索 溝通表達能力 - 1.小論文說明訪談過程、小組合作過程的溝通說明 2.影片語言能力 3.課程最終成果發表的呈現紀錄 解決問題能力 - 不一定要真的解決完所有的問題,而是忠實呈現解決問題的過程 1.各種類型都可以透過反思心得說明過程遇到的困難以及如何解決 2.小論文可以透過額外的標註說明自己想修正的問題與反思,並提出想要怎麼調整 團體合作能力 - 納入分工表、同學老師反饋,也可以說明與組員之間合作的互補 批判思考 - 提出製作歷程遇到的問題(例如:小論文呈現不同立場動機的分析思辨) 邏輯推理 - 小論文可以透過架構(格式排版條列式與目次編排)展現邏輯 創意力 - 1.透過主題發想、動機來做說明 2.多元的呈現方式(例如:簡報、繪本、影片) 同理心 - 在歷程中說明自己對於主題的同理心(例如:小論文症狀的研究動機是出於同理心、對症狀的理解後帶來的省思引發同理心)
獨特性、完整性、真實性 1.團體報告與研究應透過反思心得具體說明自己扮演的角色與學習到的內容、過程遇到的困難、思考的轉變等,藉此呈現自己的獨特性(連結素養能力) 2.格式排版利用圖文輔助說明,呈現學習的軌跡與真實性 3.小論文可納入對生活的體察或未來可應用在生活的地方 |
|
可能的困難 |
解方 |
1.動機要如何呈現能夠更加明確? |
1.納入生活的觀察(也可以看出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創意) 2.可以將蒐集的資料(如:讀到的新聞、照片)加入輔助說明 |
2.如果作品製作後才發現到自己的問題但已經來不及解決,應該怎麼呈現? |
1.心態上: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也是很大的學習! 2.用反思心得與其他的作業(如:延伸出的作品與執行內容)來補足 |
3.反思心得該如何呈現? |
未必僅限於結果,可以將「過程」遇到的困難以及如何解決 記錄下來(如:在作品中備註或以特殊顏色標記) |
第2桌 |
|
理想的作品形式、做法與要點 |
|
本桌呈現的作品類型 實驗紀錄(化學*2) 實作作品(美術) 專題式探究成果(健康教育)(國文) (共通與不同的做法) 完整性
→(以國文科為例)1.封面、2.目錄、3.內容、4.反思、5.遇到的困難及學習、6.封底
學習心得 反思回饋 獨特性
過程
素養能力
格式排版
(三年後整體的呈現)
|
|
可能的困難 |
解方 |
|
|
|
|
第3桌 |
|
理想的作品形式、做法與要點 |
|
本桌呈現形式:課程活動成果、綜整性學習紀錄、實作作品 完整性
學科知識
素養能力
格式排版
反思心得
獨特性:
作品類型 ppt、word、pdf選擇?
|
|
可能的困難 |
解方 |
高中呈現方式(影音、ppt、直橫式⋯⋯)上如何讓大學端一眼看出重點?
|
ppt排版相對簡單,主要呈現可以以此為準 心得反思置前 少量文字配圖表,內容深入將是難題 也許可以架設個人網頁,利用外部資源介紹作品及個人特質 |
獨特性似乎只能透過多元表現表現(自主學習)
|
主要還是希望大學端可以認知到高中端的時間、學生能力限制甚至是大學教授直接進高中嘗試指導 |
高中內容很難做的深入(高中生時間能力限制、還有基礎知識(考科)要上) |
|
老師需有修正、審核或直接上傳?(若無修改可能會過於粗糙?) |
|
跨領域的作品呈現、認證問題(教育部課程綱要限縮權限) |
|
城鄉資源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