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高雄場 上、下午海報分享整理

1023 高雄場 上、下午海報分享整理

2021-11-08

1023高雄場

上午場海報彙整

第1桌(高中老師)

 

問題

解方

國家與學生端資訊不對稱,學生比較缺乏管道得知資訊

老師引導不如學生自己摸索,建議政府端提供一個完善、整合的網頁,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多元範本、學習歷程檔案的資訊、探索定向、政策)

教師推動困難:學生製作的意願低落,老師在催促的時候也是非常辛苦



  • 自主學習:尊重學生的興趣為主,不用過度干涉
  • 課程學習成果:在高一讓學生有完整探索科系的時間,進行定向,定向後教師因應學生狀況,彈性要求學生繳交科目的學習歷程(若想申請社會系可能就不需要交化學),在其他科目就不需要太要求

介入問題:

  • 呈現形式差異
  • 教師認證上介入程度問題:如果給學生的自由度太大,學生的內容參差不齊,老師在認證上也會有困難(例如只上傳照片)
  • 呈現形式差異:

老師會安排校外參訪跟課外學習單,變成是格式是老師提供的,如果老師沒有提供,就讓學生自由製作

  • 認證介入程度:

共識:以下若沒有呈現或寫的不佳,要退件請學生修改

  • 一百字簡述寫,教師要先審核
  • 反思的部分也一定要撰寫
  • 老們們提供不同意見

學生負荷重:學習歷程基本上都需要課外的時間做,學生在時間上比較吃力

  • 跨科、跨課程一魚多吃,可以不用一個課程做一個作品,例如:探究與實作跟多元選修結合精進
  • 跟學科搭配與整理,讓學生的製作意願高一點

高一的時候不了解學習歷程,學生不知道要做什麼

  • 建議教育部提供課督:課督以及校外老師來學校獲班上宣導如何製作學習歷程,有聽過宣導的學生可以成為種子學生推廣概念,老師就比較不需要太介入指導,學生之間的交流效果可能更顯著
  • 課程建議:在暑期或學期前半段進行輔導的安排,讓學生更清楚學習歷程的製作

學生對於反思的定義很模糊

在課前先跟學生說明反思該寫些什麼,讓學生比較有方向

學生都會壓線才製作學習歷程,高三才認真製作
(高一會主動交,高二後會開始壓線或偷懶)

高二鼓勵學生參加競賽,跟地方政府合作,如果有參賽紀錄或得獎可以更豐富學習歷程檔案,也增加學生的製作動機

未定向學生在自主學習上容易虛度光陰,彈性時間跟自主學習的安排該如何掌握

  • 可以邀請大學教授跟輔導室做結合,讓學生先找到未來的方向,再去製作學習歷程
  • 自主學習時讓學生在教室裡探索自己的志向,提供不同領域的活動。
  • 目前公立學校派不同領域的老師出來開課,讓學生自己選擇,較鬆散但尊重學生自主性,私校會綁定導師,認證是由導師完成,較穩定會有產出。

 

 

第2桌(高中學生+家長)

 

問題

解方

作品呈現

  • Q1格式排版分配(心得反思放前面還是後面比較好)
  • Q2如果作品是用影片檔、簡報檔呈現,上傳形式應該要如何選擇,需不需要重新製作一份新的作品
  • Q3百字心得要怎麼寫比較好
  • Q1心得反思放在最後面會比較適合,當作作品結尾
  • Q2可以再額外加上反思心得等內容,來增加作品完整度
  • Q3未有時間討論

  • Q1系統不穩定、易塞車,學生來不及上傳和勾選
  • Q2系統承包商設計不一致
    • 如果用英文撰寫百字心得是以字母計算字數,不夠學生發揮
    • 有遇到狀況是在系統上打完百字心得後系統跳掉,要求重新登入,導致資訊遺失
  • Q1
    • 作品自行備份,降低檔案遺失的風險
    • 請廠商改善系統穩定性
  • Q2
    • 以英文單字計算字數
    • 避免長時間使用系統,可以先在word打完字再貼過去

  • 認證問題
    • 認證作業容易積累在期末,老師來不及認證
    • 老師給予認證的制度標準不清楚(小孩在高一上學期上傳最低件數6件,其中3件已經過批改的作品,老師最終卻不給予認證)
  • 老師不熟悉新制度
  • 認證制度標準
    • 認證標準以確認作品是不是本人製作為原則(即便是不好的作品,同樣可以展現歷程)
    • 老師可以在指派作業前先訂定認證標準,學生比較不會無所適從
    • 老師應早點提出作品的修改建議,讓學生有足夠時間修改
    • 學生可自行跟老師溝通,尋求協助
  • 熟悉新制度
    • 學校可多安排講座幫助老師瞭解新課綱
    • 培養108新課綱的重點教師,可以針對學校其他老師和學生制度上的疑惑釋疑(每校2-3人)

  • Q1不知道該如何探索未來志向
  • Q2在尚未定向的情況下,不確定製作作品的科目和方向能否在將來申請科系時派上用場

Q1

  • 可以從自己的成績表現,來探索自己的未來志向
  • 觀察自身學習狀況(製作理科還是文科作品的時候比較快樂)

Q2 

  • 上傳作品以不挑領域和跨領域作品為主

 

下午場海報彙整

第1桌

理想的作品形式、做法與要點

本桌的作品形式:綜整性學習紀錄課程活動成果專題式探究成果

過程

學習過程如何呈現?

  • 圖片可以穿插在中間,並清楚說明過程(例:圖片說明三角版擺頭上是什麼原因)
  • 綜整性學習紀錄:在製作作品的過程中有什麼成長(例:成績改變),可以數據化的方式呈現
  • 圖文:可以呈現出自己在這之中學習歷程的成長

反思心得完整性

反思心得需要加那些內容會更完整?

  • 展現遇到的困難與反省(例:說明建築物量測的過程這麼多次誤差的情況與分析)
    • 實驗紀錄:強調理論與實驗的誤差檢討。
    • 小論文:探討研究的問題、多元思維呈現(文組)
  • 如何克服、解決問題,展現人格特質
  • 學習到的素養能力連結、未來展望與趨勢(例:了解假消息辨別的困難、媒體素養的能力)

完整性

作品要有什麼內容才完整?

  • 4w1h動機、內容、方法、呈現
  • 與學科內容的連結
  • 參考資料、出處:資料來源要確認是否是轉引、確認資料來源的正確性。
  • 數量完整性:作品貴精不貴多

格式排版

  • 字數:字數較多可以簡單一兩種顏色、加粗Highlight呈現重點
  • 段落:
    • 簡潔的條列式
    • 分段加小標更能容易區分內容,簡單扼要

摘要

  • 怎麼清楚呈現作品簡介?

動機、重點學習內容、學習心得分享、反思(可以簡單列出來,幫助理解內容呈現)、學習目標

  • 100字簡述:動機、作品摘要、專有名詞、學習的目標、連結什麼學科

學科知識完整性

學科知識如何連結活動、專題探究主題?

  • 後製照片說明、對話(可以將精確的數字以及公式放入作品中)
  • 專題探究可以呈現正反論述更完整
  • 專題探究在論述過程連結學科知識會更加分(例:物理專題探究可將微波爐的原理結合物理、化學領域)
  • 作品與未來科系連結:
    • 期待內容與系所的連結,應如何連結?可呈現學到的成果、學習經驗的連結、帶來的幫助

素養能力獨特性

  • 團隊合作能力:在團體中擔任的角色是什麼,自己的貢獻程度有多少
  • 展現自主學習的能力

可能的困難

解方

反思心得的要放在最前面還是最後結尾的部分?

主要放在前面,比較容易讓教授看到,其他部分不一定是教授想看,但是要呈現的可以放在後面(例:歷程佐證、實驗成果)

如果作品是小論文,是否需要再修正(加上反思心得等等),還是可以直接上傳?

如果怕破壞小論文的格式,可以將其他的內容放在補充資料

筆記的呈現形式,手寫或電腦打字哪個比較適當?

建議以對自己最有利方式呈現(字好看、繪圖好看可多呈現),字不好看可以打字清楚呈現,清楚的表達即可

簡報與WORD的呈現差異,哪個比較適合製作學習歷程?

不論是用WORD還是簡報,都需要注意文字要精簡,教授可以更快速的抓到你作品的重點,最後仍以PDF上傳格式才不會跑掉

作品要勾選幾份比較適當?

如果有十份很好的作品,當然都可以上傳,如果只有幾件比較好的作品,就只需要上傳好的作品,不用上傳到十件,貴精不貴多

特定學科(數學)學科知識與活動連結會比較困難?

可以選特定的單元(例:三角函數)做連結,在呈現的時候比較容易一些

未定向的學生在製作學習歷程的時候該怎麼製作?

盡量跟生活或可能有興趣的議題連結、盡量多做,教授認為若未定向內容可以呈現做事情的態度與熱忱,並非一定要跟科系連結

個人作業是否需要照片?

個人多呈現成果跟反思,照片是加分(例如口頭報告),但靜態文字呈現也沒問題。

學生已經確定未來的方向(理科),就沒有興趣繳交其他科目的學習歷程,該怎麼做?

 

課堂沒有額外時間引導學生製作學習歷程,該怎麼改善?

 

 

第2桌

理想的作品形式、做法與要點

過程

  • 找到一個核心去加強廣度和深度,讓審查者在短時間內能抓到重點
  • 如何從問題中去摸索和尋求解決辦法
  • 可以先試想訴求對象,依照申請科系對作品呈現做調整

獨特性

  • 團體報告應製作分工表來突顯出個人貢獻
  • 在作品開頭或結尾加入個人觀點來總結問題、個人是扮演什麼角色
  • 用正面的角度訴說動機、熱忱,未來想運用到什麼層面
  • 即便作品都是團體報告形式,教授依然能夠作品中的參與者去判斷貢獻
  • 個人(團體)報告有多個面向,應著重在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如何解決問題三個面向
  • 團體報告應加入個人創意、自己想問的問題(個人想法)
  • 學生對於作品應充分理解和掌握
  • 製作作品後可以用學習單獨立檢視瞭解程度和學到什麼
  • 實驗紀錄應避免只貼實驗照片,可以多加入個人想法(與其他有相同材料成果的組員做出區別)

完整性

  • 可以先針對專有名詞作解釋(例:DFC,SDGs)
  • 呈現課程之後持續學習的部分,提供給大學端做參考(例:學習程式語言後,運用Zerojudge持續精進自己)

反思心得

  • 可以提出將來1-2個目標,和作品該如何延伸,對社會的貢獻有哪些

格式排版

  • ppt形式不太適合作為審查資料,難抓到重點和主題間的串連(word比較有系統性)
  • 應考慮教授審查時間,篇幅不宜過長,以呈現重點為主

可能的困難

解方

  • 大學端審查老師時間不足,如何在1-2分鐘內讓審查老師抓到作品重點?
  • 摘要可以在作品的最前面以圖示或1-200字摘要,讓教授可以掌握製作作品流程,抓住教授目光
  • 學生可提早定向、規劃學習歷程架構,有戰略性的提早參與相關活動來進行鋪陳
  • 依照呈現重點分配作品比重
  • 呈現學生三年摸索過程,以呈現基本素養能力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