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高雄場 上、下午海報分享整理
1023 高雄場 上、下午海報分享整理
1023高雄場
上午場海報彙整
第1桌(高中老師) |
||
問題 |
解方 |
|
系 統 端 |
國家與學生端資訊不對稱,學生比較缺乏管道得知資訊 |
老師引導不如學生自己摸索,建議政府端提供一個完善、整合的網頁,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多元範本、學習歷程檔案的資訊、探索定向、政策) |
高 中 端 |
教師推動困難:學生製作的意願低落,老師在催促的時候也是非常辛苦 |
|
介入問題:
|
老師會安排校外參訪跟課外學習單,變成是格式是老師提供的,如果老師沒有提供,就讓學生自由製作
共識:以下若沒有呈現或寫的不佳,要退件請學生修改
|
|
學 生 端 |
學生負荷重:學習歷程基本上都需要課外的時間做,學生在時間上比較吃力 |
|
高一的時候不了解學習歷程,學生不知道要做什麼 |
|
|
學生對於反思的定義很模糊 |
在課前先跟學生說明反思該寫些什麼,讓學生比較有方向 |
|
學生都會壓線才製作學習歷程,高三才認真製作 |
高二鼓勵學生參加競賽,跟地方政府合作,如果有參賽紀錄或得獎可以更豐富學習歷程檔案,也增加學生的製作動機 |
|
未定向學生在自主學習上容易虛度光陰,彈性時間跟自主學習的安排該如何掌握 |
|
第2桌(高中學生+家長) |
||
問題 |
解方 |
|
作品呈現 |
|
|
系 統 端 |
|
|
高 中 端 |
|
|
學 生 端 |
|
Q1
Q2
|
下午場海報彙整
第1桌 |
|
理想的作品形式、做法與要點 本桌的作品形式:綜整性學習紀錄、課程活動成果、專題式探究成果 過程 學習過程如何呈現?
反思心得、完整性 反思心得需要加那些內容會更完整?
完整性 作品要有什麼內容才完整?
格式排版
摘要
動機、重點學習內容、學習心得分享、反思(可以簡單列出來,幫助理解內容呈現)、學習目標
學科知識、完整性 學科知識如何連結活動、專題探究主題?
素養能力、獨特性
|
|
可能的困難 |
解方 |
反思心得的要放在最前面還是最後結尾的部分? |
主要放在前面,比較容易讓教授看到,其他部分不一定是教授想看,但是要呈現的可以放在後面(例:歷程佐證、實驗成果) |
如果作品是小論文,是否需要再修正(加上反思心得等等),還是可以直接上傳? |
如果怕破壞小論文的格式,可以將其他的內容放在補充資料 |
筆記的呈現形式,手寫或電腦打字哪個比較適當? |
建議以對自己最有利方式呈現(字好看、繪圖好看可多呈現),字不好看可以打字清楚呈現,清楚的表達即可 |
簡報與WORD的呈現差異,哪個比較適合製作學習歷程? |
不論是用WORD還是簡報,都需要注意文字要精簡,教授可以更快速的抓到你作品的重點,最後仍以PDF上傳格式才不會跑掉 |
作品要勾選幾份比較適當? |
如果有十份很好的作品,當然都可以上傳,如果只有幾件比較好的作品,就只需要上傳好的作品,不用上傳到十件,貴精不貴多 |
特定學科(數學)學科知識與活動連結會比較困難? |
可以選特定的單元(例:三角函數)做連結,在呈現的時候比較容易一些 |
未定向的學生在製作學習歷程的時候該怎麼製作? |
盡量跟生活或可能有興趣的議題連結、盡量多做,教授認為若未定向內容可以呈現做事情的態度與熱忱,並非一定要跟科系連結 |
個人作業是否需要照片? |
個人多呈現成果跟反思,照片是加分(例如口頭報告),但靜態文字呈現也沒問題。 |
學生已經確定未來的方向(理科),就沒有興趣繳交其他科目的學習歷程,該怎麼做? |
|
課堂沒有額外時間引導學生製作學習歷程,該怎麼改善? |
第2桌 |
|
理想的作品形式、做法與要點 |
|
過程
獨特性
完整性
反思心得
格式排版
|
|
可能的困難 |
解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