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 新北場 上、下午海報分享整理
1030 新北場 上、下午海報分享整理
1030新北場
上午場海報彙整
第1桌(老師) |
|
問題 |
解方 |
高中端
|
教師介入程度如何拿捏?
|
學生端高中端
|
學生高一作品品質參差不齊,且每學期的課程內容不延續
|
學生端高中端
|
高三下學期作品無法上傳 高三下不另外製作新作品,但可以考慮以下引導方向 :
|
學生端
|
放上作品連結是否合適?
|
第2桌(學生) |
||
問題 |
解方 |
|
系 統 端 |
100字簡述使用英文的話字元不夠 |
|
在勾選作品的時候頁面沒有呈現作品名稱與100字簡述,需要下載或點開來才能知道是哪個作品 |
|
|
不太知道多元表現的分類該怎麼分,種類太多 |
|
|
高 中 端 |
沒有教導撰寫小論文的格式 例:想要將高一的作品延伸寫成小論文,但是沒有老師指引怎麼寫小論文 |
|
不知道是不是新課綱的問題,多開了很多課但是有些老師不太會教 |
|
|
社會組與自然組的差異:必修課有點太多,導致沒辦法做其他事(自然實作探究:做實驗),時間的安排有點需要調整 |
|
|
學 生 端 |
反思心得的內容不知道要寫什麼內容
|
|
自主學習:找不到可以適當配合自主學習時間安排的線上課程 例:線上學習網站(大學開設)的課程所需要的節數與學校的時間沒有辦法對上 |
|
|
自主學習:設定的計畫與實際執行有落差,時間安排沒有辦法很完善 |
|
下午場海報彙整
第1桌 |
|
理想的作品形式、做法與要點 |
|
原則: 真實性
獨特性
過程
做法: 反思心得
格式排版
類型: 實驗紀錄 獨特性
實作作品
|
|
可能的困難 |
解方 |
|
|
2. 高中老師如何呼應108課綱設計課程,協助同學呈現素養能力? |
|
3. 高中老師如何在短時間內協助學生發展創意? |
|
4. 老師如何協助學生具體呈現出學習過程? |
|
5. 學生作品中「成果」與「過程」的比例應該如何衡量? |
|
6. 團體作品分工應如何呈現才能展現真實性? |
|
7. 小論文是否是較受青睞的作品形式? |
|
8. 作品「獨特性」如何呈現? |
|
第2桌 |
|||
理想的作品形式、做法與要點 本桌的作品形式:實作作品、課程活動成果、綜整性學習紀錄 完整性
過程
個人獨特性
素養能力
格式排版
|
|||
教授的意見都很好,但實際執行要兼顧內容的完整性與豐富度,學生負擔重,老師時間表很滿,也難以給予較多指導 |
|
||
學生對於科系的理解不夠深刻,未定向學生在製作學習歷程時,比較難展現對應的能力 |
|
||
摘要要多說明動機與背景,但又不能太多字,要言簡意賅,製作學習歷程的字數拿捏有點難掌握 |
|
||
學生會講的比寫的好,不太會文字的表達,該如何改進與引導? |
|||
主科的課程學習成果老師如果給太多作業,會導致學生的負擔加重,而且一堂課可能沒有幾個學生會教這堂課的學習歷程,該如何拿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