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台南場 上、下午海報分享整理
1031台南場 上、下午海報分享整理
2021-11-08
1031台南場
上午場海報彙整
第1桌(高中老師) |
||
問題 |
解方 |
|
高 |
教師不清楚學習歷程該如何準備
|
|
節數減少,沒有多餘時間引導學生 |
可利用學校既有空白課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
|
教師在時間、花費上的負擔重,例:私校教師需自費參與部分研習、調課排出時間 |
|
|
自主學習的部分,教師不知該如何拿捏介入程度 |
教師不宜介入自主學習太多,僅需扮演輔導者,提供相關幫助即可,作品結果不需經由老師認證或修正
|
|
學 |
學生製作作品的先備知識不足,導致需耗費大量時間反覆修改,作品完成率偏低 |
|
疫情期間的遠距教學問題 |
|
|
三重二不中的「重視校內表現」,是否會使學生誤解而不那麼積極參與校外活動 |
可詳細說明原則,並重校內外表現 |
第2桌(老師+學生) |
|
問題 |
解方 |
學生端
|
|
學生端
|
|
學生端
|
|
大學端
|
|
高中端
|
|
高中端
|
|
高中端
|
|
下午場海報彙整
第1桌 |
|
理想的作品形式、做法與要點 |
|
本桌的作品類型:課程活動成果、小論文、學習單 完整性
真實性
獨特性
格式排版
|
|
可能的困難 |
解方 |
長時間的歷程、作品如何呈現? |
|
何種作品類型會是比較好的呈現方式? |
小論文:架構嚴謹完整,要求文字的表達能力,也是大學作業的試做,對升學可能較有利
|
針對較需引導的學生,教師該如何拿捏介入程度(真實性&完整性)? |
|
當學生高中科目與學生欲申請科系無關時,該如何引導學生準備學習歷程? |
課程活動可結合其他科目,連結科目與學生欲發展領域 |
時間不足,無法再花時間引導學生製作作品 |
可透過課餘小組討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
家庭背景與城鄉差異是否影響個別學生製作作品的質量?要如何因應? |
|
第2桌 |
|
理想的作品形式、做法與要點 |
|
格式排版
摘要
脈絡
素養能力
獨特性
完整性
學科知識
|
|
可能的困難 |
解方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