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南投場 上、下午海報分享整理

0905 南投場 上、下午海報分享整理

2021-11-05

0905南投場

上午場海報彙整

第1桌(老師、學生)

問題

解方

作品呈現/獨特性、真實性

Q1老師的課程設計影響呈現,若把格式都固定下來可能會限制同學的獨特性,若沒有給出固定格式會不知道該如何製作

  • 學習單難以延伸出自己想要的東西、老師修正後的意見可能會影響學生呈現真實的想法




A1

學習單設計/呈現:

1.讓學生只須回答、完成拍照上傳,

2.把學習單另外做成Word、簡報檔,針對作品進行延伸,可以加入自己的想法,讓作品呈現獨特性。


  • 老師意見視狀況做呈現

1老師若給予回饋,學生可以進行修改或註記老師的反饋。

2學生可以視狀況作呈現或修改,避免影響作品的獨特性及真實性。

3若有文句使用錯誤絕對對錯的答案可以針對老師的批改進行訂正,但若與個人經驗或想法有關的話需要尊重學生的呈現方式不應過度修改

作品呈現

Q2必修課程(如國文、英文)製作出來的作業成果不知道是否理想?

A2

Ex:英文課製作名人主題的分組報告;國文課會透過學習單的方式,最後會設計心得反思、分享自身經驗的題目

作品呈現/綜整式成果如何綜整?

Q3同一堂課有許多元素可以展現成果,不知道要如何進行綜整

(Ex:機器人製作課程)

A3 

  • 透過簡報檔將各主題製作成個別章節,除了課程的學習單、作業也可以加入心得反思或課堂中的筆記,最後可以放上整個學期的心得反思。
  • 先將課程內容拆成兩個部分,分別為製作過程和心得發表,製作過程可利用步驟式條列,若最後有發表可以加入發表成果(簡報等),若沒有則放入心得即可。

例子:

1.理組課程可以將整學期的學習過程利用科展報告的形式紀錄,再額外將發表的簡報另開標題加在後方。

2.生活科技課程加入動機、導論、學習到的內容。

動機:結合生活經驗

內容:結合時事、自己的想法


3.輔導課的科系探索作業除了研究以外,還會加入訪問學長姐的經驗和自己的想法

Q4每學期需不需要上傳滿6件?

  • 部分作品雖然沒有利用太多時間製作導致沒有完整呈現,還是可以在規定件數內先整理上傳,避免之後沒有時間製作或沒有類似的成果。
  • 可以在高二分組課程方向較明確後或針對有興趣的科目進行上傳。
  • 開放讓學生自由選擇是否每學期上傳或最後再一起進行整理上傳。

 

第2桌(學生)

問題

解方

系統端-容量不足

  • 100字心得的字數不足

系統端-容量不足

  • 100字不要算標點符號,如果要算標點符號,字數限制可以放寬150~300字

高中端-資訊傳達

  • 學校針對特殊班級(例如:體育班)的學習歷程檔案資訊傳達不足

高中端-資訊傳達

  • 學校可以把大家聚集並舉辦講座
  • 提供資訊給老師(無論是紙本或是其他的模式),讓老師傳達給學生

高中端-老師的引導與指導時間不足

  • 體育班老師幾乎不太花時間指導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學生需要自己上網查詢如何製作
  • 一般班級由於平時上課時間都不太夠,老師也沒有太多時間教學學習檔案相關的內容(雖然會提供模板以及學長姊的範本讓我們參考,但卻沒有更多的撰寫相關的討論)

高中端-老師的引導與指導時間不足

  • 老師提供模板、範例,並列點清楚說明該如何製作,以及為什麼要這麼製作
  • 學校可以定期在空檔的時間安排製作學習歷程的課程(例如:每隔兩個禮拜在早自習的時間教授撰寫課程)

高中端-作品認證

  • 老師為了自己方便,只認證特定作品類型,而不認證其他類型

高中端-作品認證

  • 希望教育部可以呼籲老師任何作品類型都可以幫助學生認證
  • 額外加開一堂專門撰寫課程學習成果的課程,讓老師、學生有更多充裕的時間運用,學生也可以提前告訴老師作品的內容,老師也可以有更多時間提前準備
  • 依照自己的興趣製作學習歷程,再去找老師討論,撰寫時可以更有想法,也能展現更多自己的能力以及反思心得的內容

高中端-證明作品真實性

  • 為了要證明是自己製作的學習歷程,老師會拍攝照片,但因為老師照片太多,所以跟老師取得照片的過程有些困難
  • 學校不開放使用手機,所以有些老師不允許學生拍照紀錄
  • 老師要求學生紀錄"作品證明"的方式有太超過(例如:要求抄過程筆記、抄討論過程)

高中端-證明作品真實性

  • 可以附加最後的成果(例如:證書、獎狀)作為輔助,降低過程紀錄的困擾
  • 增加學生使用手機的自由,讓學生自己記錄製作學習歷程的過程

學生端-能力不充足

  • 對於心得的定義比較偏向作品總結,所以到心得的時候,就不知道要寫甚麼
  • 資訊的課程較少(例如:美編、排版等),所以不太會製作

學生端-能力不充足

  • 可以在內文標註學習重點就好,不一定要透過心得的方式撰寫;希望可以多提供範例,幫助學生撰寫
  • 老師可以提供影片教導如何製作word、ppt
  • 可以把資訊課程排到高一,並且能夠多開課程讓學生學習
  • 提供微軟的帳號給學生使用(微軟就有提供簡報模板的美編了)

 

第3桌(老師+學生)

問題

解方

學生端



作品呈現

  • Q1:作品不確定怎麼呈現自己的想法,學校會提供模板給學生,每個人做出來的內容類似,學生要怎麼有個人特色?

  • Q2:作品心得無法跟所學結合呈現(100字心得 & 作品內的心得)

  • Q3:團隊作業不確定怎麼呈現出個別努力與成果

作品呈現

  • A1:學校減少給學生模板,不要給學生特定框架,但多給原則性的引導。模板可以作為參考。例如如何梳理書寫脈絡、內容統整技巧

A1:在作品呈現方式上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例如國文課不用規定只能交閱讀心得,學生若想自主延伸學習交其他作業也可以)

A1:學校可以提供多元模板,不要單一


  • A2:希望老師可以在課堂上教導如何使用精簡精確文字

A2:透過作業讓學生練習心得撰寫,學生也可以自己練習、修改,給老師看,持續修正。

A2心得不要限制撰寫字數、也不一定每個作品都要寫心得。


  • A3:透過撰寫個人心得以及文字敘述自己的貢獻與其他人的差異。

學生定向

  • Q1:志向不明確同學不確定如何準備;志向一開始已很明確的同學會不敢轉向,會擔心已累積的成果無法用在申請。

學生定向

  • A1:暫時沒有解決方案;但肯定學習歷程檔案可以讓學生提早在高一就要思考志向問題。

高中端

制度理解

  • Q1:老師們對制度理解不一、不同世代老師有認知的差異,有很多人還是認為學測成績更重要

制度理解

  • A1:目前暫無解方;未來若有明確升學範例,就可以讓大家知道學習歷程檔案的重要性

課程安排

  • Q1:學校沒有提供學生有興趣的領域的課程,特別是多元選修無法符合學生需求;高一高二也有課程無法銜接的問題
  • Q2:不同學校資源不均,有些學校可以跟大學聯合開課

課程安排

  • A1:多元選修的開課可以比較廣;校定必修可以持續加深學習

A1:高二可以與高一課程銜接,但也會擔心負擔太重


  • A2:有些學校可以使用「大學聯盟」的資源;高中之間共同合作找大學線上開課

大學端

審查標準

  • Q1:不確定會不會重視課外活動大於課內活動;許多大學都認為國際型競賽更有優勢
  • Q2:第一階段還是學測成績取勝,與學習歷程檔案目的衝突、影響老師與學生準備動力
  • Q3:大學審查會偏好有修過大學相關領域課程或參加過相關活動的學生嗎?如果沒有這些資源的人是不是就比較不利?

審查標準

  • A1:弱勢學生相對較沒有資源參加校外活動,大學應平等看待校內外活動; 大學端可以清楚說明學系重視的競賽類型(例如:國際型競賽較加分)學生在準備比較有依據
  • A2:第一階段還是可以先用學測成績鑑別學科能力;但希望第二階段可以盡可能降低學測採計比例,提升P1.P2的重要性
  • A3:大學選修課程就不列入修課紀錄;若還是列入,大學端應避免針對有修過相關課程的學生特別加分

系統端

  • Q1:系統輸入內容有時間限制,花了很多時間完成,卻因為超時被刪除

  • Q2:(老師認證)學生檔案每一個都要下載下來才能觀看,對於老師要審查大量作品非常不方便

  • Q3:百字心得上傳後無法修改

  • Q4:認證時間會改來改去,沒有通知
  • A1:目前自己會先寫在其他地方,再複製貼上上傳到系統上;心得撰寫的欄位系統不自動更新

  • A2:希望可以在分頁直接瀏覽;並希望系統上可以直接有註記功能

  • A3:希望可以開放高二、高三修改的機會(只能修改100字心得)

  • A4:系統如有更正時程需要通知

 

下午場海報彙整

第1桌

理想的作品形式、做法與要點

綜整性

脈絡(呈現的架構)

綜整性學習紀錄若有不同主題,可以交代脈絡/架構,解釋主題之間相關性;聚焦特定的問題,寫更多自己的想法

例子:英文統整並說明作業中運用到的能力(Ex:英文聽說讀寫能力)

-多主題中可以選擇最有興趣的主題上傳


摘要:凸顯呈現重點、發想的歷程、方法、結果


呈現上的擺放要更有邏輯性、展現獨特性

-可提供引導式問題(大方向架構),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想要呈現的面向,例如:心得或未來改進的方式

-提供多一點製作資訊給體育班學生

例子:

1英文:老師給出架構大綱,同學自己選擇呈現反思心得的部分

2實驗紀錄:架構、預先的想法/假設的過程(社會組也適用)


素養能力/過程

-在反思心得、成長與收穫中說明自己學到的內容、遇到的問題、改進方式

-呈現解決問題的能力:改進方式要舉例說明、發想與解決


反思心得

可以更具體呈現收穫而非純描述心情、加入自己的延伸想法

-書寫未來性:著重描述議題與未來規劃的關聯性

-參與活動將學到、看到的,轉化成反思心得呈現



獨特性/自主性

-主題不用太大,可以從自己切身的經驗、自己的有興趣的題目出發

例子:結合生活中的問題:戴口罩對運動的影響、跑步過程腳的角度對運動表現的影響等等

-要凸顯作品想要強調的重點

-要區分說明:哪些是老師的設計/哪些是自己的想法、做法


-團體報告:附上互評、自評分工內容、成果內容要更多具體的說明

    評分表:不只有評分,要加入說明


格式排版

綜整性學習紀錄 若要融入學習單、上課筆記,可以選擇重點作呈現,會較清楚

word/ppt:若字多可以用word

可能的困難

解方

  1. 在學生時間限制、能力差異下,如何兼品質、又能呈現出重點
  1. 老師給予大架構即可,學生填入自己的想法,但不應該太過限制細部的內容呈現
  2. 學生不用完全照著固定模板,可以透過標題、摘要凸顯自己想要呈現的重點。
  3. 在學習歷程自述說明作品之間的串聯,說明上傳該作品的目的;寫出三年成長軌跡(說明看見過去作品需要改進的部分)
  1. 素養能力如何呈現?

重點是具體寫出來、跨越科系共通重視

  1. 自主思考能力:動機、發想、利用報章雜誌或生活經驗延伸自己的想法。
  2. 邏輯推理能力:將學習到的知識套用在生活中,增加對事情、議題的識讀能力。

例:課程設計中融入邏輯思考訓練、判斷;多參考坊間資源、訓練學生問問題;延伸到生活的能力

 

第2桌

本桌的作品類型:實驗紀錄(學習單)實作作品專題式探究成果綜整性學習紀錄


共通性的做法

完整性

  • 不錯的架構:動機、過程、心得、總結
  • 邏輯前後呼應,內容不同部分之間應有所連結,若有引用資料需說明資料來源
  • 格式排版沒有一定,應從呈現內容出發,思考適合的呈現方式

簡報檔的優點:適合圖文的結合,運用ppt可以很精簡呈現;缺點:缺乏細節的說明,主題和內容的連貫性

文件檔的優點:可以細緻的展現文字敘事

  • 格式排版 大架構有條理清楚,運用目錄呈現
  • 格式排版 內容:有標題(大中小)、作品的題目、重點呈現(條列式、顏色、粗體)、字體工整易讀

過程

  • 大原則:學與思的過程,結合不同的素養能力作為呈現,例如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合作能力、
  • 反思心得:內容避免單純心情描述,必須結合所學,應具體舉例,例如:「覺得非常有趣」是因為「可以從簡單的表格就看出成果」。
  • 作品脈絡:標記作品年份、成績單、比賽認證 (文字說明過程遇到的問題、如何去解決)
  • 好的例子:可以不侷限在心得呈現過程,可以在作品的每個階段運用小結說明反思(思樂的作品)

學科知識

  • 呈現重點在於學科的學習怎麼觸發與生活的連結

獨特性

  • 展現學習熱誠,將課堂學習的加入其他的主題

不同作品類型的做法

  • 實驗紀錄(學習單)重點呈現學習過程、解決問題過程的素養能力
  • 綜整學習紀錄可以呈現歷程,但缺乏素養相關能力的呈現,可以搭配獨立主題的作品作為補充

其他

  • 相較縱整性的學習記錄,針對特定主題獨立完成的專題作品(例如:小論文或是小組專題探究報告)的呈現會更可以看出學生的學科能力

可能的困難

建議做法

格式排版

  • 不擅長排版美編,擔心教授不會特別想看

格式排版

  1. 美編排版影響其實不大,重點可以放在架構清楚、可以讓人快速抓到脈絡跟重點(有清楚的大標跟小標)

反思心得

  • 學生不擅文字表達,有時候其實有很多心得,可是不知道怎麼精準用文字呈現

反思心得

  • 平常多練習表達,可以跟同學互相討論、提供意見
  • 文字如果太完美可能又不像學生的東西,可以忠實呈現,但透過高一到高三如果有進步,這個進步的脈絡是看得出來的;比起文字的精緻度,可以把重點放在注意文字太過口語或是錯字就好

完整性

  • 作品呈現架構上比較容易鬆散沒有脈絡、漏掉比較細節的資訊說明

完整性

  • 老師在引導可以先和學生聊聊作品想呈現內容,抓出學生認為重要卻沒放到作品的內容,再做補充;也可以請同學幫忙提供建議

真實性

  • 不確定老師的介入程度要怎麼拿捏

真實性

  • 老師可以提供原則性的參考模板;希望老師也可以提供個別的指導但同時尊重學生自主性
  • 老師在批改時具體說出修正意見

 

第3桌

理想的作品形式、做法與要點

本桌的作品類型:學習單課程活動成果

過程

  • 過程是證實成果的方式,因此清楚明瞭、忠實呈現即可,可以大致描述實際在做作品的過程與方法。(例如有清楚的標題)
  • 文字與圖片應該視情況使用,沒有一定要使用很多圖片或很多文字
  • 撰寫思考脈絡,能夠更好的呈現過程
  • 呈現過去不成熟的作品,以展現學習的歷程
  • 簡報:因為可以清楚呈現內容,並且字數要精簡,口頭報告的內容可以打成逐字稿
  • 理科作品:較多為圖像呈現實驗過程且有一個實體的成品,能夠更清楚的表達內容
  • 文科作品:因為敘述較多,可以搭配影片呈現內容;雖然不像理科作品有很多實物呈現製作的過程,但可以善用時間點、

流程圖等方式呈現

素養能力

  • 思辨能力
    • 分析不同資訊/人表達同一件事情的各自的方式以及差異
    • 可以多描述為什麼(例如:為什麼選擇這個研究對象)
    • 優缺點的分析與描述
    • 可以透過提出問題、並以自己想法解答的方式呈現
  • 解決問題的能力
    • 具體描述所遇到的問題、癥結點以及如何解決的問題的過程
      • 例如:在查找各利害關係人的說法時,是否有遇到什麼困難,又是如何解決的
  • 主動探討問題/學習的能力
    • 多呈現課程外的研究內容,主動尋找課程外的資源
    • 可以用延伸探討的方式,討論類似主題的內容
    • 描述因作品而後續被啟發的行動
    • 描述清楚動機,在作品中進一步延伸動機的內容
    • 學習單:因為題目都是老師提供的,所以較不能展現自主學習
  • 關心時事
    • 把時下社會發生的議題結合至作品中,並緊扣時事的內容來製作報告
  • 團隊合作
    • 仔細描述合作的過程

真實性

  • 照片、文件需註明資料來源

格式排版

  • 清楚的封面、大綱
  • 標題需能夠破題
  • 列點、用不同顏色重點說明
  • 需標示頁碼、製作時間、製作/報告人
  • 排版格式需要一致(例如:字體大小、排版格式)
  • 背景可以搭配作品主題進行設計

可能的困難

解方

在製作時,作品內的邏輯性以及連貫性不足

可以多請老師、同學幫忙看,給予建議

文字表達能力不足

  1. 多做練習,多多表達自己的想法
  2. 排版也是屬於表達的一部分,需要重視

老師提供的指導不足(部分老師不太會提供課程學習成果的作業,如果想做該科目的作品,會需要自己找題材與製作方式,但會不知道如何下手)

可轉換製作的心態:因為自己對該領域有興趣,所以才會想額外花時間製作

不同科目因為性質不同,因此不太知道如何針對不同科目的作品進行呈現

未有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