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1 桃園場 上、下午海報分享整理
0731 桃園場 上、下午海報分享整理
0731桃園場
上午場海報彙整
第1桌(老師) |
|
問題 |
解方 |
系統端
|
系統端
|
學生端
|
學生端
|
高中端
|
高中端 2.需要一堂專門課程讓同學有較完整的時間製作檔案
3.教育部要有更清楚的定義跟說明 |
大學端
|
未討論 |
其他 家長不支持學生製作學習歷程檔案 |
親師溝通、讓家長也能鼓勵學生 |
第2桌(老師) |
|
問題 |
解方 |
大學端:
|
|
高中端:
|
|
學生端:
|
|
第3桌(家長) |
|
問題 |
解方 |
學習歷程檔案的準備(技術面,下午場重點) |
|
學習歷程的目的與實現:
|
|
學歷歷程與升學: 現行制度優先參採學測成績,但是又要看學習歷程檔案導致負擔繁重 |
建議大學端各科系對於「學習歷程檔案」與「專業能力」參採比例應該調整、界定的更明確,以利學生學習心力規劃。 |
第4桌(學生) |
|
問題 |
解方 |
學生端*頁數分配(比例和位置): 作品呈現該著重過程還是成果? 反思該放前面還是後面? 團體報告中,應該以團體視角出發?還是重個人特質 |
|
學生端*作品中呈現「學習過程」時,容易講得很籠統,每個人都寫學到「批判思考」、「團隊合作」可是講得不清楚 |
|
學生端*如何呈現學科能力 例如:生物課除了籠統的說學到生物知識外如何近一步展現學科能力? |
|
學生端*不知道如何吸引教授眼球 |
|
大學端*沒有依照科系的案例參考 |
|
下午場海報彙整
第1桌 |
|
理想的作品形式、做法與要點 |
|
完整性/脈絡 -加摘要 (要具體、聚焦地說明動機、問題意識,連結生活情境) -過程成果搭配歷程作呈現(先成果後歷程) 獨特性/素養能力 -學生個人的學習過程(思考、展望的過程)、經驗 -最後一頁反思心得 要有具體的證據、例子,盡可能深入 -團體報告應加入個人反思心得 -個人自己詮釋資料的個人意見 -學習單 可以選擇最有興趣的、最想凸顯的能力;如何凸顯與其他人的差異 |
|
可能的困難 |
建議做法 |
1.格式排版在呈現方式上要以論文還是簡報的方式會比較好? |
|
2.摘要怎麼寫比較好、比較有重點? |
|
3.素養能力「素養」概念太過抽象 (ex:學習單的方式,如果用報導、新聞稿的方式呈現會不會更能呈現國文科的素養能力? |
ex:小論文可以不只是既有資料的整理,而是提出反省或跟個人經驗的比較、批判 ex:建議把兩難情境(ex:直昇機父母 vs. 台灣孝道文化)拉出來,做出的個人思考性
|
4.格式排版學生擅長能力在口語,但文字難以表達,QRcode不一定會點進去,怎麼吸睛? |
|
第2桌 |
|
理想的作品形式、做法與要點 |
|
|
|
可能的困難 |
解方 |
作品內容龐雜、難以精簡呈現,例如探究實作的論文。 |
|
作品反思如何呈現? |
|
「專業學科知識的運用」在學習歷程檔案的比重? |
|
第3桌 |
|
理想的作品形式、做法與要點 1. 研究類成果報告 --如果先將結論呈現,再將過程的研究目的、發現、遭遇的困難、研究反思呈現(倒敘法),可能會較抓住教授的目光 --要能一眼看到研究重點及該學生的在其中所呈現的能力 --數據不需要多,把重要的數據整理在同一個頁面 -無論結果好壞,重點在於對該結果的檢討與分析,及修正方式的發想 2. 學習成果紀錄類 --教授較想知道同學透過課程學習,所增長的知識及素養能力,希望可以統整其學習過程中所反映的素養成長,比較能讓老師知道學生的資訊能力改變多少 --只需要上傳最重要的內容 -將素養或能力在開頭就重點標示出來 --內容重質不重量,把一個主題寫深入就好 3. 學習心得反思、行動方案類 --使用PPT呈現仍需有有文字說明,否則不知道作品想要傳達什麼 --可以把做報告過程遇到的困難與反思呈現出來(獨特性) --呈現的賞心悅目很重要 --呈現主題要清楚(例如:如要呈現英文能力,是否全英文更貼切? --準備過程中附帶的效益可以另外說明:以該主題為包裝,說明如何透過作業提升英文能力,並展現學生的意志力 --可以把學習素材中印象深刻的特定話語、片段摘錄出來,呈現學生對其省思,在介紹行動方案之前,可以以一些說明來銜接(例如:因為體悟到做事情要有毅力),再引出行動方案 |
|
--如果先將結論呈現,再將過程的研究目的、發現、遭遇的困難、研究反思呈現(倒敘法),可能會較抓住教授的目光 --要能一眼看到研究重點及該學生的在其中所呈現的能力 --數據不需要多,把重要的數據整理在同一個頁面 --無論結果成敗,重點在於對該結果的分析與檢討
--教授較想知道同學透過課程學習,所增長的知識及素養能力 --只需要挑選最重要的內容 -以素養或能力開標,內容呼應素養 --重質不重量,選一個主題寫深入就好
--使用PPT呈現仍需有有文字說明,否則不知道作品想要傳達什麼,賞心悅目很重要 --可以把做報告過程遇到的困難與反思呈現出來(獨特性) --呈現主題要清楚 --報告內容要能凸顯該科報告要求的能力(例如:英文報告,將英文能力發揮好是重點,其中選擇的主題只是包裝) --可以把學習素材中印象深刻的特定話語、片段摘錄出來,呈現學生對其省思;在介紹行動方案之前,可以以一些說明來銜接(例如:因為體悟到做事情要有毅力),再引出行動方案 |
|
可能的困難 |
解方 |
對於大學教授提供的建議,不太知道具體如何修正,且每一次聽到不同大學教授的分享,結論都不太相同,有點無所適從 |
家長:
學生:
|
學習歷程檔案如何製作的具體建議 |
教授:
|
第4桌 |
|
理想的作品形式、做法與要點 |
|
|
|
可能的困難 |
解方 |
1.寫很多反思會不會壓縮到實際作品內容的篇幅? |
1.呈現反思的方式不拘,依學生的作品需要,反思可以多發揮展現自己的學習重點(教授回應樂於見到反思,很多學生是沒有反思) |
2.想呈現的能力教授沒get到(如:想呈現排版能力,但教授以文件檔案的視角出發,覺得排版反而太壅擠) |
2.在標題或是內文中,清楚展現自己想要教授看到的能力 |
3.不確定作品呈現形式該採用word?或是ppt? |
3.依作品類型而定圖片多的作品可以採用ppt,需要完整文字敘述的作品可以用word。但以學生熟悉、順手,讓教授可以看得舒服(字體大小、排版)、清楚為原則 |
4.具體來說,如何呈現完整反思及學習脈絡(關聯性和故事性、團隊中的角色)? |
4.呈現更多整學期的學習過程,例如加入課堂報告時其他同學的回饋,和之後的修正 |
5.如果用網址、QR code補充說明,教授會看嗎? |
5.可以給,但是也要了解教授的時間有限,百字敘述、內容應該讓教授對作品內容有初步掌握 |
6.家長擔心大學指引不夠明確,花很多時間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歷程檔案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