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新北場 上、下午海報分享整理

1002新北場 上、下午海報分享整理

2021-11-05

1002新北場

上午場海報彙整

第1桌(老師)

問題

解方

(生涯選擇)學生端

1. 大多數學生在高二、高三尚未確定志願,學生會不知道如何勾選作品,或是先前勾選的作品難以服膺最後要申請的學系

  • 建議教育部應多提供資源給學生做志向探索
    • (EX:引入業師到校演講、提供營隊補助、讓大學教授進入高中上幾堂課等)
  • 學習歷程檔案的審查應該保留學生志願探索的空間,大學端不應將對科系的學科知識當作重要評分依據(延伸到4.)

(生涯選擇)高中端

2.高中如何引導學生做定向?(目前提供給學生做志向探索的資源是夠的嗎?老師們有足夠的知識經驗足以正確引導高中學生做定向嗎)

學生端

3. 學生的基礎學習能力仍不足,卻需要作出作品,導致作品較表面缺乏深度

  • 教學現場可以透過讓學生彼此觀摩或是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弭平學習能力落差

大學端

4.大學教授真的可以符合政策目標,不把符合校系當成一個標準、理解學生的成長過程嗎?

  • 大學端應對審查標準有明確的說明,讓學生和老師了解到穩定的標準
  • 目前的素養能力說明未有足夠宣傳,教學現場的老師和學生沒看過,應加強

系統端

5. 如果有上傳件數的限制,會不利於到高三才定向的學生(回頭才會發現先前勾選的作品都不適用要申請的科系)

  • 建議多元表現更改成隨時都可以上傳,或是讓學生可以在高三統一上傳
    • 多元表現在高三時可以要求學生做分類、整理

系統端

6.資料鎖在中央資料庫,學生和老師無法自主的做整理(EX:高一到高三相關內容的整理)

  • 檔案的刪改不應該由教育部整理,而應下放權限給高中校方和學生,也不應該限制上傳件數,才能讓學生完整的呈現學習歷程

高中端

7. 藝能科的作品更容易上傳,但學生更難說明為什麼使用這些作品?老師也更難引導?

  • 引導上強調學習歷程檔案不是交出作業而已(輔導老師的角色)
  • 利用教學會議等機會向老師們說明學習歷程檔案跟引導的方式

其他

8.教育部的政策規劃有缺漏或與目前無法銜接(高三的綜整心得到底是要什麼?開放高三學生可以重新製作備審資料,教授端會否有質疑?)

  • 教育部可以用過去的語言來解釋新課綱的新制度,幫助學生、老師理解新課綱內容
    • Ex:蕭素英「學習歷程等於是備審資料的學校認證版」

高中端

9. 高中端會因應大學教授的評分標準做作品引導,但是也導致作品較制式化,也使學生失去自主學習空間

 

 

第2桌(學生)

 

問題

解方

高中老師對學檔的認知不一致

  1. 教育部可以提供規範→但可能會使學生作品過於制式
  2. 學校舉辦邀請校外人士講座
  3. 同學間可多互相交流

學習課程流於形式,有些僅以報告應付

可往專題課程方向發展,以科展或小論文等專門教導學生製作

學校間對社會加深加廣課程的規範不一致

  • 社會科加深加廣不該考定期考,會限制學生學習範圍
  • 集中開設
    • 沒有時間深入學習研究方法
    • 各科研究方法不同難以共同準備一報告
    • 時間太多,導致部分課程被拿去複習
  • 分科開設
    • 各科都需要產出報告,時間不足
  1. 取消紙筆測驗,以發表或學習單方式呈現成果
  2. 建議分散授課,安排在不同學期,並且分開各科報告

學檔相關的交流不足

希望舉辦更多的觀摩會,開放自由參加,分享、交流彼此作品

製作學檔的問題

  • 要如何呈現重點、重點為何
  • 高中開設課程與大學志願不相符

以欲申請科系為方向,自行尋找校外資源—因應疫情,可多使用線上資源

文書能力不足(過去沒有專門培養文書能力的相關課程)

  1. 學校可邀請校外專業人士,統一辦理相關演講
  2. 邀請外校專業人士進班授課,建議以校定必修方式開設簡報力、表達力、思辨力等課程,同時學習素養能力
  3. 擁有相關技能的學長姐協助文書處理

 

下午場海報彙整

第1桌

理想的作品形式、做法與要點

完整性

  • 應完整呈現過程脈絡反思心得
  • 可以加入自己的想法或延伸討論

反思心得

  • 應呈現出遇到的困難、學習到的內容
  • 不需要每樣都寫,選擇重點(學習的困難和解決)深入即可
  • 用制式的表格做引導是個滿好的做法(ex.宸豪的作品)

格式排版

  • 要求簡要跟一目瞭然下,如何完整呈現作品?
    • 最前面可以加上摘要>一開始有可以按圖索驥的標的,可以在一、兩頁內讓教授掌握內容綱要
    • 條列重點
    • 圖像化
    • 可以用時間序簡要呈現學習過程
    • 可以更換字體顏色標示出重點
    • 可以加上標題協助閱讀

  • 綜整性學習紀錄
    • 因為包含多個不同部分,可以先用時間序簡要呈現學習過的方式去說明作品中包含哪些不同部分

  • 成果如何放入作品內?
    • 演講影片、校刊可以放在外部連結
    • 小論文、得獎作品可以直接分開來,學習歷程檔案的重點是在過程與反思心得

可能的困難

解方

  1. 不知道如何更「深入」的呈現內容,如何去做延伸討論?
  1. 反思的延伸:
  • 動機」:EX:為什麼要討論美國的選舉?選制上的爭議是什麼?跟當下時事的關聯是什麼?
  • 呈現出思考的過程、有沒有問問題:回來參考、比較台灣案例

2.制式化的格式(Ex:上面提到「心得反思」的表格?)會不會讓大學教授覺得學生沒有表現出獨特性和自主學習?老師不知道如何拿捏引導的尺度,擔心會扼殺學生的獨特性

2. 引導的方式:

  • 可以用「要素」引導學生就可以了,剩餘的就讓學生自由發揮
  • 但其實用制式表格可以給學生明確的指引,也可以督促學生完整作品,也是個好的方式
  • 獨特性的表達可以著重在遣詞用字上強調「真實」(EX:外向的學生有外向的表達、內向的學生也可以有內向的表達)

 

第2桌

理想的作品形式、做法與要點

本桌的作品形式:專題式探究成果課程活動成果

獨特性

  • 展現作品獨特性,強調自己與其他學生不同的部分,可從以下三個面向著手
    • 深刻性:應著重在作品的深度而非數量,說明參加活動印象深刻的部分、之所以深刻的原因、這份經驗為學生帶來的改變
    • 功能性:多加說明作品可如何提供解方,改善現況
    • 多元性:以多元而非順從主流的角度思考,提出看法,即便想法是錯誤的或不夠成熟也無妨

  • 建議多呈現個人想法與面對困難的心路歷程
  • 專題式探究成果公共議題與社會探究
    • 研究萬芳高中負評來源及原因,可對比正面評價較高的學校
  • 專題式探究成果研究多元選修
    • 強調其研究功能,對於現況有沒有什麼修正
    • 是否有交叉比對,師生對談,如何應對、如何溝通
  • 課程活動成果
    • 希望能多說明個人想法,例如為何原先預期這份職業薪資較低、和改變想法的過程

 

完整性

  • 建議在心得前先大綱式說明課程背景、製作作品的動機與目的,或將「心得」改為啟發、緣起、動機等單詞來呈現
  • 加上學生個人的想法與心路歷程,呈現完整性的同時也可呈現獨特性
  • 可從大學端角度思考何種呈現方式能更清楚表達作品重點

真實性

  • 手寫與老師評閱真實呈現學生的準備過程,但是會比較凌亂,建議加上註解方面審閱
  • 真實呈現資料來源,要注意專有名詞嚴謹度
  • 專題式探究成果研究多元選修
    • 研究計畫的過程需要稍加說明,如何選擇受訪者,問卷為何是這些受眾

格式排版

  • 建議資料可掃描過後再放進作品,並適當調整資料(圖片)比例,針對資料多加說明與註記
  • 可以大綱、標題等呈現內容,並以顏色、粗體字等標明重點,同時也須注意字體大小與頁面方向
  • 內容資訊量較多時建議以列點方式清楚呈現(約3-5點)
  • 應注意內容的分段、縮排與錯字

可能的困難

解方

老師要求的作品呈現類型與學生熟悉的不同

即便要求的規範並不熟悉,學生仍可將如何克服困難的過程呈現在作品中

反思心得該如何呈現?應包含哪些內容?

  • 應清楚說明學習經驗帶來的想法轉變、轉變過程與原因
  • 多融入人文素養層面而非單純學科知識的反思,如同理心、對特定議題的關懷
  • 以正面的觀點面對克服困難的過程,使用優美的文字書寫
  • 老師可用提點、問答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引導過程也可以記錄起來

未解決的困難、缺失是否應呈現?若是,該呈現到多詳細呢?

可以呈現,能察覺困難本身就是很不錯的,未解決的困難與缺失也可作為對未來可改進與研究的方向的建議,另外也可幾句話簡單帶過執行面的限制

長時間的成長該如何在學習歷程中展現?

可在高三的綜整心得中清楚說明歷程中面臨的困難與解決過程,對比過去同主題的作品,呈現成長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