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5 北北基場海報成果

2023/10/15 北北基場海報成果

2023-11-06

上午場海報成果

第1桌(高中老師、學生)

問題

解方


學生端

高一的主題設定




  1. 高一著重培養同學基礎能力,慢慢讓同學探索,把學習歷程檔案的主力放在高二,也有部分同學了解繁星不可行,必須認真完成學檔。
  2. 課程規劃設計開放的主題,讓同學決定要不要嘗試。
  3. 提供學長姐過去的學習歷程檔案作品,讓高一同學了解作品方向。

系統端

課程學習成果不能跨年、年度的件數限制

  1. 解除年度的件數限制,改為總件數限制,提供同學跨年準備學習歷程檔案的機會,呈現學習的延續性。科任老師科內加強溝通討論以利同學延續準備。

高中端制度

實驗教育的制度複雜、授課教師沒有權力認證

未想到統一解方

系統端大學端

微課程的授課教授沒有權限,做出來的成果只能放在多元學習表現,而不是課程學習成果。

  1. 將微課程納入課程學習成果,但可能遇到大學教授沒有時間、權限認證的問題。
  2. 實驗教育的作法:同學可以到大學選修(課表內的),安排高中端掛名一位老師來協助認證。

分科測驗考/不考國英

  1. 考:
    1. 學生多一次機會
    2. 不考沒有比較輕鬆
    3. 對實驗教育的學生較友善,避免重考
  2. 不考:
    1. 社會及自然已經拆科考了,再加上國英就變回指考(制度改革的一致性)

配套措施


分科考國英,讓學生自由選擇採計學測或分科的成績

 

第2桌(家長)

問題

解方

學生端

問題1:學生端沒有意識到學檔的重要性,如何提升學生對學檔的重視與想法?

  • 學生不夠積極,對於學檔概念模糊,不知如何著手,家長比學生更緊張。



  1. 請學生定時在學校的截止期限前將學檔繳交證明截圖給家長。
  2. 參考高中大學網站,尤其是社區高中的網站學檔,以及目標科系、相關學系的網站參考,找比較適合學生的方式,並了解可能有興趣的科系。
  3. 家長引導鼓勵學生探索自己喜歡的領域與科系。
  4. 老師與學生約定期程表,並訂定修改的小期限,讓老師有時間檢閱並退回給學生修改。校方建立初審制,檢查檔案是否符合規定。課諮師若是發現學生沒有按照期限繳交作品,需積極做出行動與應對。

高中端

問題2:學校方對於學檔的理解不足,且各校評分標準不一影響學生升學

  • 高中老師對學檔概念模糊。
  • 老師為了學檔出給學生很多報告,但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處理
  • 學校內的教學內容與升學考試內容不一致。
  • 社區高中與升學高中老師教學品質與評分標準不一。


高中端老師部分

  1. 老師自主參與相關研習,高一到高三導師、任課老師都必須具備學檔的基本知識與概念。
  2. 學校老師在高一二時給較具象的觀念與指導,讓學生有所依循,並留給學生足夠時間自我探索與製作。
  3. 高中老師須有引導學生理解學檔的計畫,減少不同學校之間提供的指導程度差異。
  4. 老師應落實課程計畫,需要檢核機制確認是否有落實,並同時審核教學內容是否與升學考試內容一致。

高中端學校部分

  1. 將家長日/班親會與學檔的說明結合,協助家長在最有可能參與的時間清楚了解學檔內容。
  2. 安排順利上大學的學長、姊回母校分享自己的學檔,做經驗交流,建立高一二學生對學檔的概念。
  3. 將校友的範例放在輔導室、圖書館等讓學生可自由查閱。

大學端部分

  1. 邀請大學科系的學生與教授來學校小規模宣導,家長、學生都可以參與。專家學者分享內容需要有一定的品質(不要只是照流程走)。
  2. 大學端可以更明確的傳達想要的學生特質,升學相關的訊息推廣也須更廣泛。

其他

問題3:沒有直接相關的學檔內容是否會對升學有幫助,或是會造成阻礙?



學檔應根據關鍵能力呈現,對應目標科系所需要的核心素養。而非限制在科系呈現。

  1. 相關科系需要邏輯推理能力,則可以從高中端課程學習的內容中選出能展現邏輯推理能力的作品。
  2. 高一製作生技類小論文,高二選了社會組搭配自主學習生物。高三申請歷史類和生物類,面試時也很好用。

 繳交的課程學習檔案可選擇最能有反思、能跟大學端互動的。

其他

問題4:學生是否具備足夠的資訊能力製作學習歷程檔案?

  • 如PPT、WORD製作目錄、文書基本功能、試算表

  1. 學生的積極度,需要主動尋找範例參考。
  2. 學校與社團協助培養相關能力,可規定利用校本科課程來進行製作學檔技巧的教學(資訊能力、找資料能力、合作)。
  3. 從國中小即可慢慢培養相關文書能力。

 

下午場海報成果

第1桌

給高中端的方向與建議

  1. 避免雷同,建議學生從自己的生活經驗與興趣出發,尤其是特定議題的想法或反思。
    1. 項目不需要多,可以是兩三項議題的長期反思,再配對到相關科系需要的能力。
    2. 參加科展,不追求得名,有經驗都可以放入
    3. 語言能力證明可以放但非必備
    4. 可多累積不同經驗:多元選修、幹部、社團、大學端免費線上課程等等都可
    5. 模板很風行,但個人特色才是最動人的

  1. 資料呈現(視覺化、文字邏輯、個人風格),方便閱讀者抓住重點。
    1. 多舉具體的例子與經驗而非堆砌詞藻,例子要令人印象深刻
    2. 設計未必要求精美但也不能太簡陋,不要敷衍
    3. 說故事的力量:呈現個人特別的經驗(實踐價值過程中的疑惑、反省)


  1. 申請資料的小細節,比如針對不同學校要記得修改校名。
    1. 注意各科系的不同需求
    2. 適當分配努力準備的比例


  1. 平時多累積,不要等高三才做,壓力會很大
    1. 鼓勵自主自律的學生
    2. 重質不重量
    3. 幫助仍在尋找自我的學生(偏鄉、家境等影響因素)


可能的困難

解方

如何呈現個人的特殊性

參考敘事方法(說故事的力量)

自主學習無法落實、導師無法提供協助、難以確定主題

  1. 解除時空限制(不將時間限制在教室裡、課堂上)
  2. 學校應有完整規劃,開設與大學合作的工作坊,提供學生探索興趣的機會
  3. 高中端與大學教授互相交流學習資源、提供學生資料探索的方法
  4. 鼓勵同學從日常觀察,紀錄生活

應該如何協助尚未定向、沒有什麼興趣的同學?同學並未具備自主學習的心性、能力。

  1. 在國中小提供各種職涯資訊
  2. 鼓勵同學參與營隊、工作坊活動(可能對一般家庭來說花費高昂)
  3. 以學校所在區域為主,讓同學探索的成本降低,建立區域資訊共享網絡。

分組之後各組的專業知識對於其他類組門檻高,社會組轉自然組門檻>自然組跨社會組;轉組(志向轉換)的學習歷程如何調整?

保留轉組彈性,寒暑假提供銜接課程;跨領域是未來重要能力,不用擔心轉組後的學習歷程無用。

各校可提供二階準備資源不同,有些學校會提供模擬面試、協助審閱學習歷程檔案。

中央提供一致標準(確認是否為老師的義務/研擬協助教師的相關資源)。

 

第2桌

給高中端的方向與建議

  • 注重學檔中與科系相關的資料、科系需求的能力。
  • 凸顯重點,資料勿太多,精簡作品內容。
  • 呈現符合學系要求的特質、計畫或學習的歷程。
  • 勿套用太多模板、範本,只要作品稍微有差別,就能凸顯出來。適當展現自身特點。

可能的困難

解方

學檔製作

  1. 在大考成績無法匹配或是轉換志向後,最初訂下的目標可能會改變,會對學檔製作產生影響,會覺得過往的作品會做廢

  1. 給學生建立概念,告訴他們學檔強調更多個人特質以及可轉移的技能。

學檔製作

  1. 學生製作學習歷程檔案的技巧不成熟,高中老師介入程度為何?要如何在指導過程中保留作品真實性?

  1. 讓學生從論證視角書寫歷程檔案,證明為什麼是這樣(為什麼是選擇這個主題?為什麼是這個做法?)
  2. 在學檔製作的初期給予指導,強調課堂的核心內容。若是學生反應沒有內容可寫,會請學生自課堂內容做發想,並進行提點。
  3. 用提問的方式協助學生思考,根據學生回答建立作品的脈絡。
  4. 學校交代不能插手學生的課堂學習成果與多元表現部分,教師可以給建議,學生再自行決定是否修改。

大學審查

  1. 大學端給予的目標範圍太大,審查教授對於學習歷程檔案的意見相左。要如何了解大學的審查標準?

  1. 大學端明確指出著重的目標(例如:社會探究,要歷史、地理還是公民?)。
  2. 高中教師找過往有同樣科系學生,或是類似科系的學生經驗傳承,了解該科系所需特質。
  3. 大學教授在審查過後給予學檔評語或建議。

大學審查現場:

  1. 多位教授審查,協調與討論,最後再給予比較適當的分數

學生定向

  1. 高中學生難以找到志趣,對每個科系了解程度不同,高一、二製作學習歷程檔案無所適從。




  1. 教育部提供管道讓學生更了解各類群科系的詳細資訊。
  2. 建立統合平台,讓學生方便查詢各科系,搜尋相關資料。
  3. 多方接觸與探索,勿侷限自我:
    • 高一、二多累積課外活動、自主學習的經驗,建立自己的資料庫。
    • 高三統整過往經驗與作品(時間上來得及)。

學生定向

  1. 學檔鼓勵學生自主參與課外活動,但城鄉差距會影響學生參與數量與參與可能性

  1. 自行上網找尋免費資源,例如:企業辦的免費營隊,有明確介紹未來職業工作內容。
  2. 學校官網公布欄會有相關資訊。
  3. 社群軟體追蹤與教育有關的帳號,了解講座與活動資源。

 

第3桌

給高中端的方向與建議

  • 若擔心多元探索不夠專精,則可以著重呈現多元發展、跨領域表現
  • 高中校內成績與入學後表現有正相關,應顧好高中校內成績
  • 英文能力是大學學習的重要能力
  • 學檔應展現對學系興趣,提出長期投入的相關證明佳
  • 學檔呈現應重視易讀性,表達言簡意賅,檢附目錄、量化圖表為佳
  • 可能的困難

    解方

    系統端

    1. 學檔要求上傳時間過早
    2. 學檔無修改機會

    系統端

    1. 建議再延後上傳期限,並新增學檔修改機制

    學生端

    1. 高中學生對製作學檔的態度不夠積極
    2. 高中學生不熟悉撰寫學檔工具、數位資訊能力不足
      (備份、文書處理能力、資訊能力⋯)
    3. 定向相關問題
      1. 高一未定向想嘗試、探索的方向多,但擔心時間不夠,會不專精
      2. 對於已定向同學來說,若用心發展有興趣性向之課外學習、自主學習,難以維持完美修課成績,也會影響同學選未來校系自信心
      3. 若未及早定向,則難依據目標校系準備學檔反思的內容
    4. 高中生難兼顧探索性向、學業成績

    學生端

    1. 在高一多進行探索,並呈現跨域能力
    2. 資訊教育應加入資訊處理能力,除了基礎的Word、PPT、Excel,也需要學習資料庫的運用。
    3. 運用學科成績來探索個人興趣,找到自己喜歡的領域
    4. 選系優於選校,入學後也能雙主修/輔修,培養跨領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