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 高雄場 上、下午海報分享整理

1003 高雄場 上、下午海報分享整理

2021-11-08

1003高雄場

上午場海報彙整

第1桌(老師)

問題

解方

學生端

【學生負擔重】

(1)各科都要求上傳,造成準備時間不足


(2)學生目標導向心態

  • 求真or求美?如何鼓勵學生沒得獎的作品上傳(失敗的作品)?

(1)

  • 由學校註冊組統一整理各科建議學生可以上傳的內容,讓學生參考

(2)

  • 鼓勵學生每學期都上傳作品,提供更多未來勾選的選擇(特別是高一最不成熟的作品,未來透過與成熟的作品並列,證明自己的進步)

高中端

【資源落差】

  • 補習班代做盛行
  • 各校資源差異
  • 老師確認自己與學生盡己所能即可
  • 由老師提供他校作品範例

高中端

【老師負擔重】

(1)老師為了確保作品品質,每個作品都要介入、來回修改


(2)學生能力不足&各學生之間能力落差

  • 反思經常以個人心情為主,卻沒有著墨主題
  • 自主發想主題的能力不足

(1)

  • 先求真(學生自發完成),才能求美(老師幫忙引導)
    • 每節課按時將作業完成,最後集結加入說明和反思
  • 把老師和學生的責任劃分清楚:老師儘量提供幫助,但由學生自己決定要做到哪裡

(2)

  • 老師給予更多引導,事前就提供重點且精細的指引,事後就不用反覆修改
    • 縮小課程設計的範圍,把作品結合課內內容
  • 鼓勵學生從自己的生活中觀察自己的進步,產出心得

大學端

    • 不知道大學端期望看到哪些內容?
      • 大學各校系評分規準不一
  • 作品形式?數量?

  • 學校舉辦教師研習
  • 希望大學端提供明確的審查標準(大學端對學習歷程檔案的採計態度、重視程度,會直接影響到高中端如何推動學習歷程檔案)

 

第2組(學生與家長)

問題

解方

高中端

1.學生自主性


教師介入過多會影響學生發揮,但引導過少會造成學生茫然,或是作品專業程度度不足


  • 呈現形式上(用ppt或文字檔、內容順序的安排等等)可以讓學生自己發揮,老師只需要針對「內容」作指引
  • 重點在於學生探究主題的動機與興趣,專業程度不需要過度要求
  • 教師在高一課程中可以逐步引導同學針對有興趣的主題去撰寫自己的學習檔案,高二再針對各學科去指導小論文的寫作方式

高中端

2.針對108課綱的需求,擔心教師專業程度不足

  • 學科專業知識不足 : 理組老師有時無法提供專業協助(ex.醫學主題研究)
  • 對108課綱、歷程檔案的了解不足,影響學生製作歷程檔案(ex.小論文之撰寫格式)

  • 老師應該要自主提升專業能力(例如:參加相關研習課程),以符合108課綱需求
  • 在學校網站或其他平台忠實呈現各老師個人專長(ex.參與過什麼樣的研習課、個人專業領域),方便學生尋求相關資源的老師協助指導

高中端

3.現有高中資源無法回應所有同學的需求

  • ex.藝術相關科系(學校較無相關課程)

     數學(教師難以設計歷程檔案課程)


  • 學校可以開設微課程、結合他校資源滿足同學需求
  • 學生可以在自主學習時間做個人探索、作品製作

大學端

4.學生不了解大學端的審查標準,造成學生無所適從

  • 希望教育部可以統一公布各學科領域的審查標準
  • 希望大學端公布更具體、細部的審查標準

ex.作品類型偏好?(ppt/word)、期待作品中學生的自主程度以及老師的介入程度?

 

下午場海報彙整

第1桌

理想的作品形式、做法與要點

本桌作品類型:課程活動、課文內容延伸、小論文/專題探究


一、大原則、所有類型共通的作法

格式排版

(一)目錄

  • 視頁數決定是否放目錄
    • 頁數多的作品:目錄是整份作品的重點綱要,可以讓教授對整體作品一目了然,自由選擇想觀看的段落。
    • 頁數少的作品:只要脈絡清晰,不放目錄也OK
  • 寫法
    • 控制在一頁內容的摘要(脈絡、歷程、收穫心得)
    • 可以加入圖目錄、表目錄,加強條理。
      • 也可以用示意圖的形式摘要整份作品

(二)心得

  • 位置:兩種做法
    • 1. 在各段落用截圖+小省思(說明自己對主題的想法),呈現產出作品的過程,最後再寫一個總省思(說明整份作品和自己生活的連結)
    • 2. 把省思放在最前面,並分段加入標題,讓大學端可以一眼看出學生想呈現的能力
  • 寫法
    • 如果是小組報告,應該自己再消化過一遍後,再統整一份個人最終的反思
    • 開頭可以用條列方式、流程圖簡單摘要;再用文字詳細敘述過程中的反思
    • 可以運用「三面九項」概念,具體說明自己在各種素養能力上可以如何改進
    • 和專業學科知識做連結
    • 避免流水帳或心情式描述,真實的呈現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省思,就可以感動審查者

脈絡

  • 注意作品的「內容」及「佐證資料」都要切題,和題目緊密連結

過程

  • 可以用日誌形式呈現過程
    • 每週累積課堂回饋單,最後再以回饋單為基礎,刪去冗言、統整出較深入的過程呈現
  • 若修改過程中,產出了多個版本,是否要呈現?要呈現得多細?
    • 1.完整呈現各版本(當成附錄)(以不干擾閱讀為準)
    • 2.著重呈現各版本之間的「差異、改進內容」,而不一定要完整呈現所有版本

二、各種作品類型分別的作法

(一)課文內容延伸

  • 從課文內容出發,結合生活中的時事議題(例如:馬拉拉課文延伸#metoo等性別議題)

(二)課程活動

  • 主軸放在過程中的成長,而非活動成果本身。活動內容當做附錄佐證即可。
  • 可以利用影片,呈現活動進行時的畫面性、臨場感

可能的困難

解方

Q1.

只從一篇課文延伸出作品,會不會太單薄?

A1.

運用5W1H方法,把重點放在深入、聚焦的討論(「小題大作」),就不需擔心太單薄

Q2.

如何統整過程中累積的龐大資料?

A2.

【尤其理組科系】

  • 利用圖表呈現(餅狀圖、柱狀圖等),展現歸納能力。
  • 列出過程中特別重要的milestone,避免流水帳的呈現

 

第2桌

理想的作品形式、做法與要點

原則:

過程

  • 呈現找題目、找資料之困難與解決方法
  • 呈現出知識學習之軌跡

真實性

  • 團體作品要呈現各位同學之貢獻度

完整性

  • 引用資料、圖片必須標註出處、列出參考文獻
  • 避免用字過於抽象、要有具體的例子說明自己的作品

素養能力

  • 製作作品後,寫出團隊合作、專業知識等素養能力之成長

做法面向:

反思心得 

  • 呈現學習收穫、歷程反思(例如:從女性權益史了解性別權益之反思)

格式排版 

  • 呈現方式需看出學生之素養能力、學習過程 例如:紙本資料可以搭配QRcode、podcast、錄音檔呈現更完整之內容
  • 每一頁文字不宜過多
  • 「圖」「表」「文」的順序去作陳述,多一點圖片、表格、文字則要精簡,並注意資料之引用格式
  • 每一頁都必須有清晰想要表達之主題與內容
  • 使用PPT、引用原始檔案都必須畫質清晰,讓審查委員可以看清楚

脈絡

  • 前:說明為何選擇此主題、研究動機 
  • 中:說明研究過程,例如:附上質性訪談稿。
  • 後:心得反思、素養能力之呈現

作品類型:

實作作品課程活動成果

  • 真實性 團體作品要呈現各位同學之貢獻度

實驗紀錄

  • 格式排版 
    • 作品未必要純手寫或純打字,可以採取實驗圖表手寫、文字打字,也許是不錯的折衷方式
    • 大學端審查書面資料時無法面談、溝通,如果作品呈現過於凌亂,需要重新用文字檔整理過
    • 可以在作品之前用「引言」、「摘要」介紹作品
    • 如果是手寫之學習單、實驗紀錄,字跡盡量要端正
  • 完整性可包括實驗目的、器材準備、研究過程、研究結論、反思心得等元素

可能的困難

解方

  1. 擔心教授審閱時間不足,難以完整檢視學生作品

/教授是否會看完學生所有上傳的學習成果檔案?

  • 除了課程學習成果以外,盡量參與校外、國內外競賽,增加個人審查亮點
  • 大學科系內部有相關的評量量表(包括成績、學習成果、多元表現等)以及評分拘束系統(複數位老師評分差異過大時修正之機制)
  • 學校申請資料必須回應科系之需求及適合程度,盡量展現學生了解、適合學系之程度。
  • 原則上會看完全部作品(但瀏覽速度很快)。

    2.  審查之學習歷程檔案,要採取什麼樣的作品形式?

  • 課堂成果到升學作品之呈現,仍有落差。授課教師可以給予適當之指導,讓同學們可以針對課程成果、有興趣之領域再進一步發展。
  • 盡量破題、將重要之作品元素讓大學端審查可以一眼看到。

    3.  100字自述應該如何撰寫?

  • 忠實呈現個人強項與特點,引起教授對作品的興趣(ex.如果作品中之批判性思考是主要的亮點,可以在100字的作品字數中呈現)
  • 透過學習歷程自述說明自己與科系之間的關聯、作品與科系所重視之素養能力。

    4.  高中端對大學審查標準的理解不足

  • 希望教育部未來可以安排更多機會讓高中端與大學端有更多交流機會(ex.做伙學)
  • 邀請大專院校老師至高中端演講、講解相關的評量尺規標準及科系招生講座
  • 舉辦微課程,讓高中端學生可以接觸到大學端,汲取相關經驗、想法,且相關資訊傳播要更積極。
  • 學生可以多參考各大學校系的網站資源,參與各科系的相關活動。
  • 高中端/學生可以直接聯繫大學教務處或系所,邀請校系進行交流或是參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