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彰化場 上、下午海報分享整理
0828 彰化場 上、下午海報分享整理
0828彰化場
上午場海報彙整
第1桌(老師) |
|
問題 |
解方 |
高中端 1.高中教育變相迎合學檔,失去學習意義
3. 難以拿捏介入準備的程度
4. 設計課程困難
大學端 1.擔心大學端審查標準過於模糊寬鬆 2. 高中大學端的媒合落差
3. 即便大學端依據三重二不審核,但對於性向不清或跨科跨組申請的學生依然不利,且審核標準於執行上仍有困難
1. 學生不太理解學檔意義與重要性 2. 學生須製作多份學檔,時間不夠、負擔重
3. 學生繳交意願低落(成績好重繁星或成績差完全無視) 4. 學生傾向集中上傳學檔,即便上傳時間延長,上傳件數或品質也沒有改善
1. 城鄉差距導致社區高中無法適應也不利製作學檔 2. 希望考招制度能向下連動(國中端),提早幫助學生探索性向,也有利幫助製作學檔 |
高中端 1.學檔課程應著重教導學生如何記錄學習歷程 2.高中端可提供學檔製作指引
3. 高中老師可於課堂分享不錯的學檔案例,引導學生改善學檔品質 大學端 1.大學端標準應具體精簡,可針對高中課程與學檔提出具體要求 2. 高中與大學端媒合時應更全面、完整的呈現高中端與學生情況
1. 各階段都應重複宣傳學檔意義與重要性,例如請外校老師加強宣傳,並分享、講解學檔 2. 老師們可跨科合科彼此協調,減輕學生負荷與時間壓力
/ |
第2桌(學生) |
|
問題 |
解方 |
高中端 【教師的引導程度】
|
【教師的引導程度】 學生端
|
學生端 【不曉得如何精準呈現】
【時間分配】
【心態調適的取捨】
|
學生端 【不曉得如何精準呈現】
【學習歷程檔案的準備與學習時間分配】
【心態調適的取捨】
|
大學端 【教授怎麼看/會不會看】
【學習歷程檔案中的摘要該如何呈現】
|
【教授怎麼看/會不會看】
學生端
【學習歷程檔案中的摘要該如何呈現】
|
第3桌(學生與家長) |
||
問題 |
解方 |
|
學 生 端 |
製作的學習歷程不是未來要申請的科系的學科知識,興趣和課程學習成果的方向不一致;即使有未來的志願、興趣方向,也會擔心自己特定方向的學習歷程會不會在升學上有所不利;甚至其他同學如果沒有固定的方向,探索各種興趣、製作多元的課程學習成果,也不確定是不是對大學有利的? 招聯會說法:審查時重點是素養能力而非學科知識,因此學科知識不相應的課程學習成果也可以。→不確定性高,仍然覺得不安,應該如何準備? |
|
學科考試與學習歷程兩者都非常重要,也都需要花時間準備,但是學期間已經需要考試、讀書、寫作業了,學習歷程一般來說只會在學期結束的後兩周準備,時間壓力非常大、又無法做出深入的作品。 |
可以透過課程安排來協助引導同學,在課堂中產出一些學習歷程初步的前置作業(例如:學習單、作業、分組報告),讓學生在期末上傳的時候可以減少時間壓力,在兩周中把課堂作業整理成學習歷程檔案 |
|
學習歷程的製作沒有具體的標準,現行招聯會公布對升學有相關的指引,但是這仍然不夠具體,不知道學習歷程的「好」的標準是什麼。 去年的小結論是不需要有模板,可能會限縮同學們發揮創意、記錄學習過程。 |
可以提供模板,在格式上給予一些引導,以及每個章節的條列式大綱與製作原則。 但也有同學會被模板所侷限,沒辦法發揮、受限於模板的格式和內容,老師應該要適時引導,讓同學在格式排版或是分析工具上(例如表格呈現、文字安排等)改進與突破。 |
下午場海報彙整
第1桌 |
|
(可韜)理想的作品形式、做法與要點 |
|
ㄧ、原則 過程
素養能力
完整性
二、作法 脈絡→如何精確、快速的呈現學習脈絡重點 ,並切入想展現的能力和反思
反思心得→內容應包含?
格式排版
摘要
|
|
(將豪)可能的困難 |
解方 |
|
|
|
|
|
|
|
|
第2桌 |
|
理想的作品形式、做法與要點 |
|
(一)原則: 格式排版-清楚明瞭(1.加入目錄、引言 2.字體大小排版 3.手寫作業作為附錄佐證以外另外再配合謄打讓老師能看清楚 4.文字的表達呈現詳盡,歷程>學習) 反思心得1.不等於反省!加入期許、個人立場 (feedback +look forward )➡️可看出獨特性 2.經過時間的沈澱再去做書寫 3.對自己的特質說明要有自信(不要太客氣!) 通用版 較不鼓勵,素養能力多元展現 > 學科知識 針對學系版 具體呈現對學科興趣的探索 (文)對文字的掌握比較講究,e.g. 文法是否有錯、排版格式、最重要想呈現的能力能否具體清楚說明 素養能力:完整性、自主學習 (理)對學生邏輯思考比較重視,e.g. 學生呈現上有無檢視前後描述有無一致 素養能力:批判思考、邏輯推理、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科知識:科學論述、科學方法 師長引導 課程設計上先扣合確切素養能力引導學生,但不過度限制學生要呈現的作品類型 (二)作品類型呈現例舉 專題式探究成果、縱整式學習成果 感覺最能包裹整理各種形式的內容 (理)專題式探究成果發揮空間大但呈現結果要避免流於純粹的實驗記錄,要能呈現思考邏輯、解決問題的能力 簡報-開頭要有架構 ➡️ 摘要 (先抓住目光、說清楚要呈現什麼)➡️ 過程附上文字清楚(不要只有課堂上需要配合口述簡單版本,要想辦法讓投影片自己說話)➡️ 圖文的搭配與呼應 |
|
可能的困難 |
解方 |
|
|
|
|
|
|
第3桌 |
|
理想的作品形式、做法與要點 本桌作品呈現類型:專題式探究成果、課程活動成果、實驗紀錄
|
|
可能的困難 |
解方 |
額外延伸部分的要如何給老師認證?大學端擔心作品的真實性(可能有補習班介入)? |
學生額外學習的部分也可以給予認證,大方向是任課領域就可以給予認證。且老師和學生較熟悉,能夠確認學生的作品真實性,可以作第一階段真實性的把關。 |
跨領域的作品如何審查? |
跨領域很值得鼓勵,大學教授審查時不會太過執著在學科知識上面,學習歷程的設計就是很期待同學可以發揮自己學習的潛力和動機,而且素養能力的展現是通用的。舉例來說:分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思辨能力是各科系廣泛應用的。 |
老師介入vs學生探索 |
學生應該更了解學習目標,為何做這些、避免形式化;著重在學生的原創性,以引導的方式來協助同學探索,完成他們的課程學習成果。 |
到底要如何拿捏過程的詳細程度:又要能呈現真實性、又不會太過繁雜 |
未有解方 |
資料來源多,不知道正確性,要如何才能展現自己蒐集資料的素養能力與過程? |
未有解方 |